第1034章 破产的奸商,吊死了
最后,他才开口道。
“大明商会正式通告,所有商品价格需经其审定。今年粮食收购价,必须比去年高,不得低于去年的价格。若有违反者,即便持有契约,官府也不承认其有效性。”
全完了。
家产毁了。
那被姜乐贤推倒在地上的粮商,内心哀鸣。
他再次痛哭起来。
而姜乐贤此时面色严峻,低头审视着仍在哭泣的奸商。
他很清楚,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奸商要哭。
“来人,将这个不法之徒带走,交至直隶总督审理,他犯了操纵市场价格,私下确定货币兑换比率的罪。”
整个直隶道陷入混乱。
随着大明银号公布标准的货币兑换比例,并严禁一切非正规的私自调整行为,原本计划以破产为代价换取白银的所有投机者,瞬间陷入了绝境。
他们费尽心思推动银两价值,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甚至是三或甚至两倍于原来的数值,可如今只凭一份官文,便将其贬值回10倍的标准比率。
这是足足500%的价值贬损。
这仅仅体现在表面上,在实际运作中的损害更加深重。
正当所有人,认为即便按此比率,计算自己的财富损失尚可承受时。
大明商号却又发布了另一则声明。
由于今秋气候较去年更为适宜作物生长,所以本年度的最低收购价,亦不能低于去年同期均值,否则视为违规并予以惩罚。
这才是令很多人彻底崩溃。
“一切都结束了……”
“我们真的破产了……”
“银子既舍不得花出去,但留着又没有意义。”
苏州府城今天显得格外宁静,街头巷尾少见人影,不再有往日江南大城的喧嚣繁华。
城里,不少占据着黄金地段的府邸内,哀号声四起。
众人对这次失利,感到无尽的绝望。
原本就打算离开直隶道的商贩们,因对总督衙门征收额外税款的规定,感到不快。
但目睹直隶道上,本土商家在此次风暴中纷纷破产的情形后,他们内心的不满转瞬即逝。
比起那些本地商人遭受的巨大损失,这点税额似乎微不足道了。
沿着苏州河畔的一处豪宅内部,仆从们神色紧张地穿梭于厅堂之间。
突然间。
一声惊呼自庭院深处传来。
所有人的目光立即转向了发声方向,只见家主已吊死在横梁上。
双脚无力晃动,显然已无生机。
“快,马上去报告知府。”
老管家瞪大双眼,吩咐家仆前往通报消息。
趁此乱局,个别机警的下人悄然行动起来,悄悄搜刮了一些财物便消失不见。
这样的悲剧,在苏州城乃至整个直隶道18个府域内不断重演。
各地官署再也无法坐视不理。
谁也没料到,局势会在短短一个月内恶化至此。
有关多户人家自杀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
午后时分。
苏州城,一处私人园林内。苏州知府牛睿明面露凝重,端坐其中,面前稀疏坐着几位地方显贵。
只是今天席间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事态竟演变至此,本官亦未曾料及。然……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知府语气艰难却又坚决,面对当前形势唯有尽力稳住局面。
若此时再让这些重要人物,透露出什么不利消息,恐怕连他自身都难以脱困。
会场内一片寂静。
牛睿明环视众人,轻叹道:“回顾此事,其实早有先兆,只是当时大家都未曾察觉罢了。朝廷自洪武新政起,又何曾有过退让之举,单凭这一点,本府当初也应该提醒各位,行事需更加谨慎。”
四周依旧寂静无声。
正如牛睿明所料,一些人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推卸责任。
在他们眼中,这位府尊似乎成了最合适的替罪羊。
至于其他人,则正懊悔此次事件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知府接着说:“既然事已至此,也无法挽回了。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大家的损失。”
闻言,终于有人抬起头看向知府。
减轻损失。
这是眼下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事情。
该如何去做?
牛睿明随即给出了方案:“对于那些已经绝望的人……着实令人同情。但他们的离世留下了满门老幼,无人照料以及外头商铺,诸位与他们平时相交甚好。”
“现在正是大家展现情谊的时候,不能坐视这些家庭陷入困境。若诸位愿意接手那些人的产业,可以用公允价格支持一下。有本府在这儿,绝不会让任何闲言碎语影响到各位。”
实际上,就是要用死者留下的生意,来补偿活着的人们所受的伤害。
至于是否真心想扶持对方,没有人真正关心。
先把眼前问题解决了再说吧。
此时此刻,众人的神情,才稍微放松了些。
“府台英明。”
面对这一群神情复杂的官员,牛睿明心中满是无奈。
尽管他们的损失,也许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但是自己接下来,可能面临着上头严厉的问责。
未来之路充满了未知数。
……
“这一切就这样结束了吗?”
应天府朝阳门楼上,朱高炽向朱允熥提问。
朱允熥收回远眺晚霞的目光,转过头,面上浮现出一丝冷漠。
“既然这乱局,是由这些人贪欲所引起,那么何时画上句点,理应由我们决定。”
朱高炽的眼皮微微颤动:“这一回你赚得盆满钵满,难道还准备接着下去?”
他再次看向朱允熥,心底忽地涌上一股陌生感。
不知从何时起,在朱高炽眼中,朱允熥的作为越来越像朱元璋。
做事愈发不留余地,务求彻底干净。
朱允熥却是一声冷笑:“我花费了上百两万银子,在这直隶道18府之间撒下,岂能让国财继续外流?”
朱高炽只觉后脊一阵寒意涌起:“可那些财富跟产业如今都握在你手中。”
“蝇头小利而已。”
朱允熥淡淡笑道。
这次直隶道18府内的银价,之所以能迅速抬升。
一方面因为地方官员纵容放任,另一方面则归功于他背后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