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大明新军舰的试航
一整支庞大舰队长龙,正毫无掩饰的航行于海上,展现着它强大的姿态,向东方昂然挺进。
队伍旁边还跟随着各种规格不等、外形各异的小型船只。
这些都是沿岸商人的贸易船队,以及因圣旨而聚首于此的欧罗巴各国商团。
今天是蒸汽战船,第一次试航的日子。
虽然这艘蒸汽战船仍在应天龙江造船厂内静待完成,其构造也仅仅只完成了初步骨架搭建。
但这并未妨碍大明向外探索的决心。
走在整支舰队最前列的,是一艘规模空前、超乎以往任何宝船之上的新型军舰。
直耸入云的主桅上,仅悬挂了几条手腕粗细的缆绳随风轻晃,所有帆布均已被收回。
但它的速度却未见减慢多少。
在船朝廷稍偏后方的位置,竖立着一座硕大烟囱,不断地朝天空中排放黑烟。
原本清澈湛蓝的水面,已经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四周海水波澜壮阔地涌动翻滚。
两大色带泡在海平面下层。
朱允熥站在靠近该军舰驾驶舱旁的观测台上,手持双筒望远镜,密切注视前方海域状况。
周围簇拥着他的是几位重臣。
而在这些人当中,最为显眼的,则是太子朱标。
“您爷爷应该亲自来见证一下,大明最新战舰是如何冲破重重阻力,纵横于广袤海洋之上吧?”
前方恰好有一波滔天巨浪,被劈为两半。
朱允熥微微撇了撇嘴角,看向朱标背影。
朱元璋本来就很向往能参加这样的盛事。
可是在出发之前,朱标带着一众学士共同劝阻,朱元璋不得同行参与第一次下水仪式。
现眼下朱标却提议让朱元璋亲临现场观礼。
这好话坏话岂不是全让他说了?
朱允熥在心中默默地吐槽着。
朱标却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儿子变化,微微侧首,低声喝道:“又在心里嘀咕什么呢。”
朱允熥愣了一下。
随即沉稳回答:“孩儿觉得,我大明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将完全属于大明。”
海面上。
一条大鱼突然跳出水面,在空中撒下一片晶莹闪烁的水花后,再次没入水中。
一群群海鸟在空中翱翔盘旋,时刻留意着下方海域,只要锁定猎物便会迅速俯冲而下,填饱肚子。
隶属于都督府管理下的海军舰队,此次集结了近50艘战舰。
几乎所有的外籍商人,也接到了邀请齐聚此地。
通过这场集会展现大明的强大实力。
即便是一贯保守的官员,在此时也不禁心潮澎湃。
那些原本对外交政策,持中立态度的人们,在目睹庞大舰队以及那艘最新式动力船只时,内心深处也开始动摇。
谁都不会抗拒一个强势而可敬的大明。
尤其是这种形象一旦建立,将会产生数不清的实际利益。
于是,群情激昂。
……
皇族带着群臣,陷入一片兴奋之中。
但郑明旭在应天城中,却始终保持着冷静。
最近一段时间,朝廷顺利的做出了几个重要的决定。开平郡公常升率军南下,举国都在翘首以盼。
李景隆入了内阁,仅次于徐辉祖。
他虽然贵为侯爵,但也要讲究礼数。
徐辉祖身为军中最高统帅,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李景隆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
对在这场战争中,奖赏已发。
阵亡将士的遗体,已被妥善安放在公墓里。
朝廷派出了大学士跟吏员,到两大陵园进行了隆重的祭奠。
在保证他们被妥善照顾的情况下,显示出大明牢记为国捐躯之人的决心。
同时,也有一个好消息。
太孙的正侧妃又都有了身孕。
这让原本想要劝太孙多娶几人的大臣们,打消了念头。
由内而外,一片欣欣向荣。
不过,新上任的直隶总督郑明旭,此时却是一脸的深思。
大明的新政,正朝着一个新方向发展,想要看到明显的效果,就必须按照最初的计划,保证大明百姓的生活质量,而这个责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直隶区域的设立跟直隶总督的设立,就是为了起到这个示范作用,并率先在全明朝推行。
如何切实改善民生?
这就成了郑明旭最头疼的问题。
与大明境内其他地方朝廷类似。
直隶总督府也有两名副使,作为郑明旭的重要助手。
此外,诸如佥事、经历、文案官、检查员、诉讼官、典狱官及仓库管理者等职位,都与其他地方的朝廷配置相同。
特别之处在于,不同于其他省分设有三权分离机制。
直隶地区的朝廷事务。完全由其总督府负责管理,涵盖了从政令颁布到军队调动,乃至律法执行、民事管理和商业活动等各个方面。
由此可看出,郑明旭所掌握的权力有多么大。
然而,权力越大责任也越重。
片刻之间,他让自己镇定了下来。
这里是位于总督府正厅旁的一个小房间。
按照规定,通常用于郑明旭日常休息或是私人会客之用。
此刻。
郑明旭坐在窗边一张椅子上。
桌面上摆放着一套简易茶具。
房间里除了郑明旭之外,还有一位来访者。
此人并非府中官员,而是不久前由应天府副手,提拔而来的新的应周茂彦。
“大人是否过于忧虑了呢?”
见郑明旭连续饮下数杯清茶后,周茂彦轻声问道。
成为地方上拥有最高权力的大臣前,郑明旭就明确表示,不欢迎任何庆贺活动。
这几天里,新任官员们陆续前来报到,今天算是正式开始办公的日子。
一大早安排好了几项事宜后,郑明旭便留在这个房间里静候。
周茂彦大概是唯一且也是最后一位访客。
他曾经就是郑明旭手下的官员,目前也隶属于总督府系统之下,因此在对方面前,郑明旭无需隐藏。
“蒙受皇恩深厚,赋予重任和权力,作为臣子,怎能不履行职责?直隶道虽然得到皇上的格外关注,但缺乏下层官员的忠诚与努力。”
周茂彦心中微微一动,“您是想对直隶道的官府衙门进行改革吗?”
郑明旭抬起头轻轻颔首回应:“本官正在等待,静候那17个府的官员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