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朱标的单独召见

“各位爱卿。”

“有事奏报,无事退朝。”

朱标身边的宦官在华盖殿一角,大声提醒道。

众位文武官员皆默默无言。

片刻寂静后,宦官再度开口:“退朝。”

百官相继离开。

朱标这才缓缓站起,背着双手朝殿后走去。

此时,正打算转身走开的铁铉却被西平侯沐英拦住了去路。

“学士,请留步。”

铁铉略微困惑,停下脚步,望向迎面走来的沐英等内阁大臣们。

这些人或手抱胸前,或背手行走。

铁铉立即回应:“不知侯爷叫住下官所为何事?”

沐英微微一笑,随即转向身旁任亨泰等人。

最终,却是解缙打破沉默:“铁铉兄,咱们一起去文渊阁喝杯茶如何?”

铁铉颔首示意同意,并退到一旁。

众人依照他们在内阁里的职位次序,穿过大门。

直至所有人走过,铁铉才跟上了步伐。

出殿后。

队伍最前方的任亨泰轻轻说道:“老朽非常欢迎有能力的年轻官员加入内阁,毕竟我这把年纪,体力不如从前。现在急需有人稳定局势,我才会提出让你前往九边任职的建议,希望你能理解老朽的一番苦心……”

说话间,任亨泰不经意瞥向旁边解缙。

铁铉与解缙等人,最初都是紧随太孙的朝中重臣。

时至今天,解缙已身居次辅,要是铁铉跻身内阁,对解缙有利。

铁铉瞥了眼解缙。

解缙轻微颔首后。

铁铉方才道:“大人心意,铁铉自是明白。此次归京,也希望能够为大明施展所能,尽绵薄之力。”

任亨泰面色和缓不少,“你有如此心思便好。现在局势紧张,边疆战事在即。你即将前往边关任职,有任何请求,老夫都将联合内阁尽力满足你,确保你一路无忧。”

话音落下,任亨泰又向徐辉祖投去目光:“想来都督府那边亦会有所准备。”

徐辉祖表态道:“都督府上下团结一致,这次铁铉赴边,但凡有谁消极怠工,本官绝不会轻饶。”

听罢这般承诺,任亨泰才安心颔首。

“这样便妥当了。”

接下来,几人缓缓走着。

直至众人行至奉天殿东端之时,远处一宦官气喘吁吁赶上来。

“学士,学士。”

所有人停下,平静地看着小宦官。

小宦官靠近跟前,低下头道:“铁学士,太子殿下想见您。”

铁铉不知太子缘何单独约见自己。

任亨泰笑意挥手:“既然太子召唤,定然有秘而不宣之要事相告,速去拜见勿让太子久候。”

解缙也轻轻点头。

铁铉施礼告别:“诸位先行一步,待下官参见完殿下,会即刻赶赴文渊阁。”

彼此交换过眼神后,其余几人离开。

铁铉随着小宦官返回华盖殿。

不久。

就被引领到了华盖殿后。

谨身殿。

此刻四周无人,朱标正双手负背,站在御道上等着他。

铁铉轻手轻脚走近朱标,不过还没说话,朱标已然转头。

朱标嘴角挂笑:“铁铉到啦。”

铁铉立即弯腰:“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前进半步。

“铁卿,你可知谨身殿是何意?”

铁铉抬头注视眼前大殿,心存些许疑惑。

“《汉书》记载,像河南太守吴公,蜀郡太守文翁这样的人,都以身作则,生活清廉平和,并非苛刻,百姓却自然而然地受到感化。君主是天下无数臣民的表率,应当更加注重自我修养,成为众人楷模。”

朱标颔首:“我中原自古以来,便重视通过外部的一切事物来警醒自身,希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没有积累,便无法成功。空怀大志向,却不识得农作物,如何去执行政令?”

铁铉回应道。

朱标默默看向铁铉,随后背着手向谨身殿走去。

“铁铉身处朝堂,即将负责一方政务,有什么目标吗?”

“下官希望国泰民安,百姓丰收,边界宁静无战,大明繁荣昌盛。”

朱标忽然笑出了声:“铁铉,你倒是善于做官。”

铁铉思考片刻,说道:“其实臣只愿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差事,不会疏忽或错误。”

“哈哈……”

“好一个铁铉。”

朱标声得更加响亮,在宫殿中回荡不已。

“孤就欣赏你这态度。”

铁铉颔首不言,只是跟着朱标身后走着。

朱标笑声渐渐收敛:“明年,我们计划在九边发起重大战役。工部已经开始了新型火炮及其他军械制造,并将这些武器陆续经海路运至北平。这场战争,我们必须打赢,不允许失败。”

“胜才有资格说大明功绩超越强汉盛唐。近年来,外界总有人认为,即便攻下了交趾,占城及倭国洲等地也不过如此。”

“唯独当我们收复西域并击败元人时,方能见效。你能理解孤的想法吗?”

铁铉颔了颔首。

朱标接着道:“太孙尚未亲自指挥过大仗,这次北巡是他第一次尝试。高伟毅虽擅长管理交趾区域事务,但对于作战部署缺乏经验。”

“我希望你能前往九边,尽力协助太孙,利用内阁大学士身份协调军队行动与地方衙门的关系。另外,你需要思考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草原威胁问题。”

“我希望在未来千百年内,我们的子子孙孙,不必再面对从北方入侵。”

铁铉行礼道。

“微臣遵命。”

“你明白就行。”

朱标目光深远。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孤允许你在塞外采取任何必要措施。”

说罢,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当铁铉再次抬头寻找朱标身影时,发现已不见踪影。

四周一片寂静,只剩下他独自一人伫立。

铁铉眼神深邃。

今天召见他的目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不管之前谈到了些什么内容,最关键的部分在于结尾那句话。

可以采取任何必要措施。

正如以前在倭国洲所做的那样,在草原上可施行同样策略。

铁铉眼神稍微收缩了一下。

“学士,奴婢领您前往文渊阁。”

铁铉还在揣摩时,小内侍忽然出现在他面前。

天色渐晚,铁铉才从皇宫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