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重塑鸭王,探索隐情

陈景安立刻将人生碎片交过去。

“你自行剥离与‘大庭芝’相关的记忆,至于要留下什么,也交由你斟酌。”

鸭王没有同他客气,立刻又投身到了自己的人生碎片里。

陈景安默默看着这一切。

他并不担心鸭王忽悠自己。

因为,他口中的办法就是[轮回空间]。

强如鸭王这样的存在,他已经只剩下魂魄,一旦进入了轮回空间,主动权就全部回到了自己手里。

这可以视作是对鸭王的一次试探。

鸭王的选择,将直接决定自己后续对他的态度。

……

不多时,鸭王将处理完的人生碎片送回。

他解释道:“我没法彻底抹掉大庭芝存在的痕迹,所以我将自己的证道心得作为替代。”

陈景安点了点头,又从鸭王手里接过了剩下那部分的人生碎片。

他直接经由[九世之魂],绕道将其送进了[轮回空间]。

陈景安提前留出了空余的地方,用以容纳鸭王的记忆。

事实证明,神君的体量还是超出他的想象。

鸭王的记忆经过了具象化,直接变成了无数拼图碎块。

他与大庭芝的记忆片段只占了鸭王一生很小的篇幅。

奈何,他活的时间足够久。

三百万年里,即便只是挤出三十万年,这也是三个仙葫圣君的长度了。

陈景安将拼图的事情交给空间本身。

这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估摸着,等到鸭王的新身体成型,自己至少能消化半数以上的人生碎片。

陈景安将进度告知鸭王,后者也表示了理解。

毕竟,一个返虚都能设法替他这个合体制造身躯,鸭王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倒是如今的妖庭,因为大庭氏烧起的这把火,已经彻底乱了。

鸭王与陈景安分析时局。

他虽然是立场倒向大庭氏,但心中对于大庭氏能否胜出,其实并不看好。

诚然,大庭氏有着空前扎实的底蕴,他们靠着时间的积淀,已经拥有了超过任何一个道主种族的资本。

这是优势,也是劣势。

大庭氏靠着他们从前的人脉可以间接瓦解一个帝族。

但同样的,他们自身也会成为旁人的眼中钉。

有能力争夺帝位的道主无需多言。

即便是那些实力暂时不足的,他们也不愿意看到一个以“团结”和“稳定”闻名的族群登上妖帝之位。

因为这很可能导致妖帝位置的固化。

这本身的危害程度,更甚于一位引起众怒的妖帝。

最理想的方案,就是将他们拦在帝位之下。

鸭王能想明白这点,没理由大庭氏就全部犯了糊涂。

可他们仍旧做出这个决定。

其中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考虑。

鸭王身在局中,而且受了大庭芝的恩情,难免思绪受到影响。

不过陈景安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了。

他虽然融合了鸭王的部分记忆,而且时间长达六万年有余。

但陈景安在人生碎片之外,他不会将自己代入到祝融氏的身份叙事里。

唯一的例外情形在于。

假如有不需要承担风险的情况,真的让自己从祝融氏和混沌氏里挑出一家,他会选择祝融氏。

可也仅此而已。

这是源于自己从祝融赤身上学到的知识。

但是要让他冒一定的风险去做这事,陈景安会毫不犹豫拒绝。

因为鸭王的人生里,他只是过客。

他不存在立场上的顾虑,就能跳出这场博弈本身,分析大庭氏的动机。

话说回来。

一位神君都能轻易活上百万年,而妖帝的任期通常却只有几十万年。

而且,退位的妖帝大部分下落不明。

要是将神君全部视作普通人。

那么这个“妖帝”之位就多了几分竞选的属性。

唯有道主方可获得竞选资格。

大庭氏属于一直在野的竞选者,靠着时间不断积累声望,目前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正常情况下,能让这位在野者走到聚光灯下的原因只有两个。

第一,他有把握一定被选上。

第二,他已经达到了某种极限,再不做出选择,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譬如自然性死亡。

相较于前者,陈景安更倾向于后者。

说起来,大庭氏已经熬走了不少帝族。

他们本身究竟存在了多久?

陈景安将这个问题抛给鸭王,立刻让鸭王也陷入了沉默。

他开始计算:“祝融氏之前是尊卢氏,尊卢氏之前是赫胥氏,赫胥氏之前是骊连氏。骊连氏,就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妖帝。”

陈景安又问:“那你觉得妖帝之位会是他们开创的吗?”

鸭王立刻摇头:“我觉得不像。在我看来,第一位妖帝与第一位篡夺帝位的道主,同样叫人觉得难以置信。”

“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既定的规则。暂时抛开这点,大庭氏存在的时间,恐怕得有接近千万年了。”

鸭王反应过来:“你是觉得千万年这个时间点有问题?”

陈景安微微点头。

不过,眼下这一切都只是他们的猜测。

真正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对妖帝之位有更深的了解。

又或者是,他们一步到位,主动了解大乘这个境界。

天庭的构造大体上与妖庭相似。

不过,天帝的背后之人已经明牌,就是道祖。

但天帝靠着其所处的位置,仍然可以发挥出大乘的实力。

这侧面反映出来的,其实是道祖的强大。

除了道祖,剩下的就只有世尊。

这是三位大乘里他唯一接触过的,自己可以成为一方天道,其中就有世尊的缘故。

陈景安对他的观感最为复杂。

一来,自己确实还有未偿还干净的因果。

二来,世尊本身太过接地气,以至于旁人更难以揣测其用意。

他下意识想要远离这种不可捉摸的存在。

这般盘算下来,似乎成了一笔烂账。

当然了——

他似乎还有一个渠道可以得到答案。

陈景安望着剩下的人生碎片,再度走了进去。

这一段经历,囊括了祝融圣退位的阶段。

说不得可以借此打听,祝融圣退位之后的去处。

陈景安再次走进了人生碎片里。

他主动找到了祝融赤,以“书房”疑惑为名,询问更加详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