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做局未来
韦斯特做东,陈放和科比相约在老爷子海滨别墅。
因为陈放刚做完手术忌酒,于是用水替代,老爷子则和科比喝起了庆祝胜利的香槟。
只是这香槟,科比是喝得又甜又苦涩。
他也第一次流露出悔意,他对老爷子抱怨道:“假如那时候先生这么笃定陈王,那应该告诉湖人,这样现在就是湖人在庆祝自队史第17个冠军了。”
老爷子却摇头:“不要这样看着结果说如果。即便我当时没接受快船的聘请,难道就能让湖人用榜眼来签这小子吗?”
科比只能沉默了。
除了塔图姆是被凯尔特人内定,富尔茨、鲍尔、福克斯、杰克逊都是有机会冲击榜眼的。
陈王当时的试训态度也令人却步,湖人的豪门尊严不容许他们会屈膝一个完全忽视他们的选秀,再加上当时鲍尔的父亲炒作迅猛,湖人当时总经理佩林卡和总裁约翰逊都对陈王表现出一定的质疑。
就凭韦斯特一人想力排众议,让湖人选陈王,难度太大,韦斯特也不可能卖着老脸到处欠人情。
所以快船用联盟第一控卫保罗作为筹码的时候,湖人管理层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同意了这次交易。
本身17年选秀战略目标就是选一个控卫,为什么不要保罗,去选择鲍尔呢?
更何况,保罗的号召力摆在这里,更能吸引大牌球星的到来。
从结果上,詹姆斯选择湖人,保罗是占巨大利好因素的,所以怎么看,湖人管理层都没有问题。
只是奈何陈王太逆天,第一年就最佳新秀,带队杀进季后赛,第二年更是离谱,居然帮助49年没冠军的快船,拿了总冠军。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毫无争议的单核夺冠,刨去陈王,快船剩下的球员,基本是联盟二三档水准,一流都没有。
所以即便是科比,也失态了。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庆功会,仨人看上去关联很大,但没有利益牵连,可是什么让三人都觉得这个圈子理所当然了?
两个字:传承。
韦斯特和科比的传承已经不用多言。
而科比也在退役后,把陈放当成了传承。
而传承了什么?不是技术,不是风格,也不是球队。
三个字:洛杉矶!
大洛杉矶地区共有11支参加美国四大职业联盟(nBA、wnBA、nfL、mLB、mLsnwsL)的顶级职业队,而快船和湖人,只是代表篮球。
nfL的公牛和闪电、mLB的道奇和天使、mLs的银河和fC。
在橄榄球,棒球,足球,篮球领域里,洛杉矶都有同城对手,也是它们,满足了大洛杉矶1700w人口的体育需求。
这个大都市圈的gdp高达15000亿美元,足够承载这11个职业运动队。要成为洛杉矶人们日常生活运动的主流,是这11支球队运行的底层逻辑。
不能边缘化,每一年都要保持曝光度,要始终是人们在娱乐消遣中的主要消费模式。
这才是维系这个圈子的核心粘合剂。
是韦斯特把洛杉矶湖人带入豪门,成为人们心目中伟大的球队,而科比也用他的青春年华20年,维持住了湖人在nBA联盟,在洛杉矶体育界的地位。
现在,该是陈王来继续代表篮球,在洛杉矶争宠夺霸。
“不要自满,不要骄傲,挑战还在后面。”科比举杯对陈放告诫。
“明白。”陈放举杯回应。
“其实湖人的势头很强了,快船的夺冠会进一步刺激,佩林卡告诉我,巴斯家族愿意尝试奢侈税。”科比道。
“哦,呵呵。”陈放笑了,他并不担心的表情让面前两人都蹙眉。
“把詹姆斯换走,也许我要担心,如果还是以他为核心,我一点都不担心。”陈放接下来的话,又让两人脸上表情复杂。
陈放对詹姆斯的轻视像是毫无逻辑的笃定,即便是科比,都不认为詹姆斯弱,但陈放就是瞧不起,这令人纳闷。
于是科比问道:“假如湖人集合全明星级别的五人首发,快船还能赢吗?”
“能!”陈放不假思索。
“中国有句老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
“再好的阵容,假如有詹姆斯在,他们也许能通过常规赛打出几场碾压式的好球,但这些在季后赛行不通。”
“我只打了两次季后赛,但感悟告诉我,每一场都是难关,就像飓风过境,它考验的不仅是你房屋是否坚固,更是考验你家的每一个窗户,大门后门。”
“只要有一个地方被击破,那整栋房屋就要被掀开。”
陈放的比喻很深刻,即便是韦斯特都有所触动。
关于这个话题很快就跳过,现在的陈放不是毛头小子,当他单核夺冠那一刻开始,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就大不同了。
聚会不长,在告别的时候,老爷子没有像以前那样,再说什么,科比也如此。
当陈放回到车,让等候的伊利亚启动的时候,他才意识到,现在他,已经来到了平等的地位。
再也没有人,可以从实力的角度,对他指手画脚。
※※※
6月23日上午十点快船在洛杉矶举行盛大的冠军游街。
起点是斯台普斯中心,终点是南加大usC的盖伦中心。沿figueroastreet(菲戈罗阿街)一路向南,数十万快船球迷夹道欢迎庆祝,上百万人们上街参与观看。
球队自掏腰包,据公开数据显示,本次花费接近500万美元,用于安保、清洁、花车、啦啦队和双层敞篷巴士租赁。
相比湖人2010年的夺冠游行的全部经费由洛杉矶市公共基金支付。那次所消耗的洛城财政招来很多人的批评和质疑。
所以鲍尔默自掏腰包的行为,显得财大气粗,让人无可指摘。
整个流程是上午花车游行、傍晚升旗仪式、夜里全城快船主题的灯光秀。
第二天,全队前往拉斯维加斯,包下整栋酒店,进行私密派对来为本次庆祝,画上欢乐的句号。
整个花车游街全程5公里,花了足足两个小时,最终在12点前,来到盖伦中心。
而南加大数万学生,已经把盖伦中心外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和其他快船球迷,总数超过二十万人在盖伦广场载歌载舞,蹦跳欢腾着。
在陈放没来之前,南加大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湖人球迷,科比退役后多次大学露面,也只选南加大。
当陈王选择了快船,并且成为快船的王之后,这种现象就有变化,基于陈放对南加大的篮球贡献,从同校情感上,他天然占据优势。
所以这两年,usC大学生逐渐从分裂,通过这次夺冠,再次形成了统一。
湖人球迷依旧很多,但快船的球迷却占据了主流,毕竟谁不喜欢胜利?
陈放这两年在快船,可是没让湖人赢过球,竞技体育可以讲情怀,但始终要用结果来论证排名的。
当老板,总经理,主教练依次发言后,等候多时的陈放也站了起来,拿着话筒,面对球迷,做最终的夺冠感言。
相比鲍尔默吐槽同城湖人的咄咄逼人,里弗斯的温厚谦虚,陈放的发言,更显从容不迫。
“快船的球迷们,这是第一座,但我保证,这只是个开始!”陈放举起了总冠军奖杯。
“嗷~~!”全场二十万球迷,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我要感谢每一位球迷,感谢我的队友,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快船上下每一位工作人员,是你们,才有了今天这个庆祝。”
“让我们为他们的付出,喝彩吧!”说完,陈放首先用力的拍掌,在他的带动下,掌声如雷一般,震荡盖伦广场。
“感谢你们的配合,我一直知道,我没有选择错,在这座城市,不应该只有一种颜色,竞争是最好的进化剂,现在,是我们的时代,快船的时代!”
“Clippers!”陈放喊一声,台下球迷就跟着吼一声,三声过后,陈放举起了自己的fmvp奖杯。
“这个奖杯是对我在这个球队所做的褒奖,我很喜欢,我也有这个信心,在下个赛季,继续为你们奉献最好的比赛!”
随后他把fmvp奖杯高举过头,而全场开始齐喊“陈王!陈王!陈王!”。
而这一幕,也全程直播让全球的球迷,领略到陈王的魅力和至高地位。
经历过10年湖人夺冠的老球迷,发出感慨:“这就是时代的变迁,新老的交替。”
“唯一不变的是洛杉矶的辉煌,始终高耸在北美大地上!”而作为全程负责在花车摄像来制作记录的艾丽,却有不同的感受。
从赛季初,当她听到陈放的赛季目标宣言,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年轻人年少气盛,但随着季后赛的到来,一场场胜利后,艾丽这才意识到,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是能把制定的宏伟目标,实现出来。
而就当她大受震撼,却发现成功兑现诺言的陈王,却是非常平静。
今天,本应该是全员欢乐,甚至可以说疯癫的日子,但就因为陈王的平静,让花车大家的气氛,略些拘谨。
这又让艾丽对陈王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仿佛预料到会成功,所以高兴中不狂喜,雍容下的镇定越发凸显领袖气质。
于是,艾丽递过话筒,忍不住提出了一个问题。
“本赛季,你差点大满贯,要不是常规赛禁赛,那就是全明星周末mvp+常规赛mvp+总决赛fmvp的满贯了。”
“你遗憾吗?是否会给自己在下个赛季,定这个目标?”
陈放哈哈大笑,他摆手道:“我从不去想这个,当然这个目标很不错,我一直觉得,如果成功,那这些荣誉就是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假如没有,那一定是自身还不够成功。”
“下个赛季,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我们,卫冕会是极其艰难的征程。”
“不过这才是对的,充满挑战的旅程,才不枉人生。”
24日,快船全队来到了拉斯维加斯,携带家眷亲朋好友,参加球队的私密派对。
武姿全程表现落落大方,她在林娜的帮助下,衣品时尚高雅,也成为了派对舞会上,亮眼的存在。
陈放全程不用轮椅,他就坐在首席,络绎不绝的有宾客上来问候,逼格满满。
25日,陈放没有和其他队友那样,选择离开,开始享受长达4个月的假期。
对于他来说,新的挑战已经来了。
中午,陈放在一处高档私密场所,接待了刚刚落地洛杉矶,又风尘仆仆来到拉斯维加斯的姚。
姚第一时间就是去看陈放的腿,然后详细的问了情况。
寒暄过后,就进入边吃边聊的阶段。
“这两年姚哥辛苦了,干了这么多实事,可喜可贺”陈放举杯,算是道贺。
姚摆手,露出心累的表情:“步步难,步步坎,辛苦有,祝贺就免了。”
从17年任职,姚就是为了一个大目标而努力,那就是【官办分离】。
把篮管中心和CBA做分离,将联赛市场化,让20家俱乐部焕发活力,进入盈利模式,从而反哺篮球这项运动。
通俗的讲,就是照搬nBA联盟的模式。
但陈放很清楚,时间证明这是姚的一厢情愿。就如他上任面对记者提问:中国篮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直言不讳地回答道:“最大的问题是到处都是问题。”
都是问题,还要在原有的图纸上涂改,搞画画的都知道,几乎不可能成功。
一个核心问题,姚就无法解决。
人心!
谁的人心?当然不是球迷,球迷就想看到结果,过程是怎么个曲折,不是球迷考虑的。
这里的人心有3种身份。
一、上层;
任职是短暂的,晋升的窗口就3-4年,升慢一步,就步步慢,要见成绩,要看效果,什么五年计划,在这个年代,已经不现实。
二、俱乐部;
开门做生意不是搞慈善,不赚钱靠情怀是坚持不下去,可赚钱的路子被人堵住,不仅钱难挣,还要人跪着,换谁都不舒服,只要受了委屈,就掀桌拍案要离场。
三、球员;
绝大部分球员的出身是各地体育局培养的,俱乐部没权搞交易买卖,或在得到球员所有权的时候,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举个例子,韩德军是大学出身,所以他能在辽宁拿300万高薪,而队里核心球员杨鸣却是40万年薪,就因为他是体育局培养出来的。
俱乐部没钱搞培养,只能从体育局招揽球员来组建球队,而球员心思更复杂,只要保留体育局运动员身份,退役后摇身一变,就是官员,后半辈子不愁吃喝。
加上各地的体育场馆都是体育局,俱乐部只能当孙子,不敢对抗,跪着挣钱,然后把大部分给上头,自己当牛马。
各地体育局掌握着各个俱乐部球员的归属权问题。一个球员的转会与否,不是球员说了算,而是体育局说了算的,而这也造成了CBA一个奇异的现象,同样的数据拿到的薪水却相差10倍之多。
一个职业联赛之中,一个球员无法自由流转,一个球员无法决定自己的身价高低的时候,这个联赛还能健康发展?
还能吸引来资本投资?还能市场化?特别滑稽!
说到底,不解决体育局管辖和球员归属的问题,俱乐部就很难成长。
即便姚在曲线救国,通过官办分离来帮助俱乐部造血,但始终无法绕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俱乐部的球员从哪里来?
青训是方向,但如果没有庞大的基数和资深的基层教练,这个等待时间会格外长,投资没有回报,很难维持。
各地体育局在大球类上篮球,足球,其实都不具备培养能力,俱乐部力量又不够,于是就形成多方牵扯,互相拖累,资本因为政策和体制,完全不敢下场。
所以姚才会把目光放在校园,依托校园来走基层球员的积累。
其实以姚的见识,他怎么会不懂,只是他确实没有能力另起炉灶,只能跳下这个泥潭,杯水车薪做徒劳功。
换陈放来说,就是直接忽略篮管中心,发动群众开展接地气的业余联赛,用十年,甚至二十年来打造一个纯商业的篮球联盟,这样虽然慢,但成功是看得见的。
(苏超,就是这个模式。说白了,这帮人自己脱离群众,怎么可能成功。)而陈放想要和姚谈的,就是这个计划。
“这个暑假,蔚蓝的第二个全国赛季就要开始了,这个事,还要辛苦姚哥罩着。”
“言重了,蔚蓝是在为我分担,很好的模式,我们一直在学习怎么打造接地气的群众联赛。”姚显得很高兴,他的话也是实话,蔚蓝的存在,很大程度成为了标杆,参考物。
“那就感情好,接下来,有个事,要麻烦姚哥出手相助。”陈放微微一笑,道出下个目的。
“你说。”姚也认真了,放下刀叉。
“我在筹备一个俱乐部,两年内,进CBA!”
姚的眼睛瞬间瞪圆,缓了半天才恢复平静,他像是赞叹的道:“好家伙,我就知道你想法狠。”
“如果你在这个事上出了力,管办分离的事,就成功一大半!”
“这个俱乐部就是你的马前卒,尖刀班!”陈放不想绕弯子,直接抛出好处。
姚的表情凝重起来,他低头想了会,最终点头:“一言为定!”
聪明人之间不需要说透,陈放的俱乐部一旦进了CBA,那就是标杆,事事做表率,起到模范班,样板房的功效。
只要这个俱乐部开始挣钱,那姚推行的政策就有了站住脚的依据。
其实这个计划,早就在姚心里打过转,上海大鲨鱼就是很好的底子,但终归在交割的时候,没了权利,只剩威信。
这也是陈放不担心姚拒绝的原因。
“想好放在哪吗?”姚问。
“上海!”陈放一句话,差点让姚呛到,随后他一转脸,越想越妙,不禁竖起大拇指夸道:“很好!”
跟大鲨鱼打擂台,一明一暗,皆在姚的把控下,这台戏,就能唱得响亮。
烦恼仿佛没有了,姚的眉头舒展开了,他现在觉得世锦赛也不是大事了,毕竟他是看重长远的人。
“世锦赛,我会尽量赶上,但我有要求!”陈放接着说第三个事。
“你说。”姚学聪明了,做好了心理准备。
“李楠不行。”陈放果然语不惊人死不休,绕姚有准备,还是惊呆了。
“你要换?”姚大惊失色。
坦白说,以陈放现在的地位,他要是反对李楠,拿这个做借口,甭管篮协多么恶心,都要掂量三分。
这等威风,姚还是差了点,但现在的陈放,刚刚好。
“干嘛换,我意思是,李楠的水平不够,无法匹配我制定的目标。”陈放从容不迫道。听到不换,姚又缓回神来,后半句又让他蹙眉叹气。
“我们都是球员,有些话,没必要说透,我想姚哥其实很懂。”陈放咧嘴把一块牛排塞进嘴里。
以前不懂,随着阅历和接触的人,陈放才恍然大悟。
美国教练只配带美国人,欧洲的教练混不了nBA,同样,nBA的教练也搞不定欧洲联赛。
所以,甭管是美国人还是欧洲人,其实都拯救不了中国篮球。
为什么这样断定,核心逻辑就是一条。
那就是篮球土壤差异化太大。
美国的教练,他们的战术体系是依托球员的身体和精湛技术,恐怖的个人能力和高节奏攻防的从小适应。
欧洲的教练,他们的战术体系是依靠在团队合作下熏陶培养出来的球员,这些球员对战术配合的理解,让他们可以捏成个强大的作战团队。
而中国的教练,有什么?一无所有。
拿李楠举例子。
李楠的战术体系可以概括为“以内线为主、以快为辅、以纪律为底线”,用打牛角、打钻石、手枪五为常规战术。
内线3人轮换:易建联(空间型)、周琦(护框型)、王哲林(低位型)构成“三高”核心。
外线5后卫轮换:郭艾伦、赵继伟、孙铭辉、方硕、赵睿的攻防发挥。
选人逻辑就是后卫优先、内线为轴、锋线工兵炮灰化。
整个体系短板非常明显,没有投射能力,靠天吃饭;执行能力全指望临场督军。
李楠这一套,一点不夸张的说,他当选主教练那刻,所有的对手都知道他的底裤什么颜色,闭眼反制。
回到正题,中国球员的问题就是技术单一,南郭先生的基本功,加上自带的人情世故和派系林立,任何一个大牌教练,都赢不了球。
在国际赛场,永远是翻车直播现场。
以前陈放是球迷,真不懂,这两年,算是醒悟了。
所以,就算陈放+李凯尔,两个人也无法给中国队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总要打战术吧,总要让教练喊暂停吧,总不能詹姆斯那样控制教练吧。
毕竟头孢,沃顿这样的很少。
“那你什么打算?”姚试探问道。
“暂时放着,这次夏联是个好机会,让李哥清醒下,也好开展下一步。”
姚点头,他算是明白了,陈放在下一盘大棋。
“输得太难看,可能会因小失大。”姚想了想,提醒道。“不会,我有分寸。”陈放很有把握。
以里弗斯的人脉交际,本次中国队夏联的过程,可没前世那么舒服了。
还想赢一场?必须输到所有球迷都认识到,就算有了他和李凯尔,也是倒闭的下场。
姚也无奈,头疼的挠头。
可以预计,接下来这一周,国内舆论风暴会多猛烈,就算自己也要被波及。
“这是阵痛,如果想在世锦赛拿牌,就必须听我的。”陈放淡淡一笑,却被姚解读成极度残忍。
看来,上次奥运会的经历,让陈王吃了大苦头。
姚在心里暗暗叹气,这次选人已经讨论很多次,围绕主题就是不能让陈放不舒服,矮子里挑个高的,没想到李楠还是没瞧上。
也不知道李楠还自信满满的跟姚说悄悄话,说那时候奥运会,他和陈放是有交情的,没有落井下石,还有出手相援的香火情。
可陈放真在乎这个?
在全程看完总决赛后,姚就清楚一个事。
对自己都这么狠的人,你就别妄想用大义和交情来控制。
你以为的交情,在别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人家只看重价值,没价值,交情就是苍白的客套话,转头就忽略你。
“哦,对了,这次国家队来这里的行程,我这里有个方案。”陈放用了大棒,就立马拿出胡萝卜来。
姚接过一看,大喜,再抬头看陈放,满眼都是满意。
“很好,很好,省了我四处奔波,卖老脸了。”姚说着有些伤感。
人走茶凉就是这样,不过这几年,交情又续上了,姚也知道为什么,这就是价值社会。
“不用担心,你在国内太累,在美国好好散心,我虽然行动不便,但重要场合,我们一起出席。”陈放的这一句,又给姚大大安心了。
“有你大不同了啊!”姚诚恳道谢。
对此,陈放微微一笑,大权在握的快感让他很爽。
所以还是要荣誉,有了总冠军,整个世界都开始亲近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