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局势分析
听完郑潼的分析,秦泽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
“没错!”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淡淡的冷意。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最容不下的,便是父子相疑,手足相残。”
“楚歌既然想当血莲教的皇帝,那他就必然会落入这个千古不变的窠臼之中。”
“也许,事情不会像我想象的这么顺利,楚歌或许能看穿一些东西。”
秦泽的语气变得平淡,仿佛在诉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但,只要我在楚胜天的心中,埋下了这颗名为‘恐惧’的种子,在楚歌的心中,埋下了这颗名为‘猜忌’的种子。”
“那么他们父子之间,就势必会产生一道永远无法弥合的隔阂。”
“这道隔阂,平时或许看不出来,但只要到了关键时刻,就足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秦-泽缓缓抬头,望向那灰蒙蒙的,看不见尽头的天空。
“至于这颗种子,到底能生根发芽,长成多大的参天大树,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听完秦泽的整盘谋划,郑潼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升起,却又瞬间被一股极致的敬佩与狂热所取代!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这才是真正的统帅!
这才是他们值得用性命去追随的七爷!
“没错!”
郑潼重重地点头,胸中豪情万丈!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公子您这一手,已是神来之笔,堪称绝杀!”
他握紧了拳头,眼中战意盎然。
“不过我看,血莲教如今元气大伤,接连在公子您手上吃瘪,教中赖以为根基的长老会,以及大长老灰袍,都是死的死,逃的逃。”
“他们的核心战斗力,早已大大受损!”
郑潼的脸上,露出一抹森然的冷笑。
“我看他们,恐怕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听着郑潼那豪情万丈、甚至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话语,秦泽只是淡淡一笑,并未直接反驳。
他眼中的赞许之色,缓缓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古井深潭般的平静。
“郑大哥,你说的没错。”
秦泽的声音,清冷而沉稳,像是冬日里的一捧雪,瞬间让郑潼那有些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下来。
“血莲教如今,的确是元气大伤。”
“但要说他们蹦跶不了多久,那却也未必。”
郑潼脸上的狂热,微微一滞。
他看着秦泽,眼神中再次流露出熟悉的困惑。
公子……这是何意?
秦泽没有卖关子,他负手在后,踱步于庭院之中,目光悠远。
“你可知,自从两白山之围被我用计解开,天水、安定两郡援军得以保全之后,整个北疆的战局,便已悄然逆转。”
“尤其是,我再命黑虎卫奇袭陇西城,一把火烧了他们囤积的所有粮草军需之后……”
秦泽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血莲教叛军的士气,便已一落千丈!”
这话,并非虚言!
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原因很简单!
血莲教自起事以来,仗着准备充分,高手众多,再加上朝廷反应迟缓,地方卫所兵备废弛,几乎是连战连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那种摧枯拉朽般的胜利,让他们从上到下,都滋生出一种天下无敌的狂妄与自信!
他们真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是来推翻这腐朽武朝的救世主!
可以说,秦泽,是第一个!
也是唯一一个,让他们真真正正,从骨子里尝到惨败滋味的人!
从金城之战的寸步难行,到两白山之围的功亏一篑,再到陇西城大营被烧的奇耻大辱!
秦泽这个名字,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死死压在了每一个血莲教教众的心头!
更像是一根毒刺,狠狠扎进了他们那颗狂妄自大的心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的血莲教,便是“三而竭”的状态!
军心涣散,士气低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我武朝大军!
屡战屡胜,捷报频传!
此消彼长之下,如今的武朝军士气之高涨,堪称建朝以来所罕见!
军营之中,上至将军,下至士卒,几乎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不少人都认为,血莲教如今不过是困守陇西一城的秋后蚂蚱,已是强弩之末!
只要大军压境,雷霆一击!
重新夺回陇西郡,彻底剿灭这群叛匪,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
而郑潼,显然也是这种乐观看法的坚定拥护者之一。
听完秦泽的分析,他反而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重重点头道:
“正是如此!公子!”
“敌衰我盛,此乃天赐良机!我们正该趁他病,要他命!”
面对郑潼的急切,秦泽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半分轻敌,反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盆冷水,将郑潼满腔的战意,浇了个透心凉。
“为什么?”
郑潼不解地追问。
秦泽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如电,直视着郑潼的双眼。
“因为楚歌。”
仅仅两个字,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楚歌如今,借我之手,用一种近乎疯狂的血腥手段,彻底清洗了教内所有的反对势力,将整个血莲教,都牢牢攥在了他一个人的手心里。”
“如今的血莲教,是他的一言堂。”
“这样的敌人,看似元气大伤,实则比之前更加可怕!”
“因为,再也没有任何声音可以掣肘他,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牵绊他!”
“他会像一头挣脱了所有锁链的疯虎,将他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疯狂,都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
秦泽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
“以他的本事,以他那九品的恐怖实力,想要在短时间内,将这样的血莲教一举歼灭,怕是……没那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