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大禹治水之活捉无支祁》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上传来锣鼓之声。

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余音绕梁。

文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你来我往。

正在上演一场大戏;

《大禹治水之活捉无支祁》。

台下人头攒动,观众们或坐或站,聚精会神欣赏着这场大戏。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手中挥舞着红糖糍粑,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

安日站在观众之中,冷眼环顾四周,心中暗暗嘀咕。

“好强大的灵域,没有丝毫破绽,操纵此灵域的应该是八俊之一的任叔孤。”

“成都任氏精通蜀剧,能将阴阳二气和蜀剧结合,甚是难对付。”

蜀剧和傩戏不同,并非传承于上古祭祀,而是来源于市井生气。

早在商末周初,益州地区就有歌舞演出活动,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眼见身边人都沉溺其中,安日用出了佛门六神通之一的天眼通。

天眼通,能照见三界六道众生的生死苦乐之相,及照见世间一切之形色,无有障碍。

可知远近粗细之形色,并可看到六道众生在何处死、又于何处再度投生。

忽然,安日口中发出一声惊呼。

只见层层人影在眼前乱晃,如同灯芯一般。

看不见过往,看不见未来,只有一团生死苦乐之相。

果然不是人吗?

安日眼皮一跳,莫名的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他收回天眼通,用出了佛门六神通之一的天耳通。

天耳通,能听闻三界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听闻世间一切之音声,无有障碍。

他听了半晌,听不到众生的心声。

竟然不是鬼?

面前的观众,台上的演员,既不是人,也不是鬼。

既非灵力所化,也不是幻境凝成。

安日有些惊惧,头顶现出三颗舍利子,脚下现出一朵金莲。

他盘膝坐在金莲之上,双手合十,口念佛经。

台上的大戏正唱到高潮,水猿大圣无支祁出场,长得和安日一模一样。

安日心中凛然一惊,果然是奔着自已来的。

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神,人,鬼。

有五虫,蠃,鳞,毛,羽,介。

又有四猴不在十类之中。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也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此时他还是花果山山顶的一颗石卵,并没有出世。

他的神兵如意金箍棒尚且在东海龙宫之中。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这赤尻马猴便是水猿大圣无支祁。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通臂猿猴是梅山七怪的老大袁洪,手中一根擎天白玉柱,曾和杨戬斗法,不分胜负。

还击杀了玉虚宫第三代传人之一的杨任。

逼得女娲娘娘出手,用山河社稷图降服了他,被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杀死,封神时封为四废星君。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六耳猕猴和大圣先后出世,手使一根架海紫金梁,本领和大圣一般无二。

真假美猴王搅动得乾坤大乱,后被佛门至宝金钵盂降服,被大圣一棍打死。

四侯一心四体,代表着十道之外的冗余魔障。

无支祁是淮水水怪,在尧舜之时出世,四猴中出世最早,手中一根随心铁杆兵,所向披靡。

《山海经》记载:

“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无支祁)”。

“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

无支祁曾带领十万妖魔和禹皇决战,不敌万龙之祖应龙,被锁在军山之下。

这段蜀戏讲述得就是这段故事,可没想到,出场的无支祁面目竟然是安日。

台上饰演禹皇的演员口念戏文,施展出帽衣变脸的蜀戏绝活。

顷刻间化作万龙之祖应龙,用手点指无支祁。

安日顿觉自已冥冥之中被某种恐怖无比的存在盯上,身体匍匐在地,一动不敢动。

应龙是比烛龙更加强大的荒兽,万龙之祖,早已离开这个世界,畅游宇宙去了。

任叔孤竟然能通过蜀戏,借来一丝应龙威压,巧妙地用在安日身上。

“无支祁,你竟敢在淮水兴风作浪,带领十万妖兵阻碍禹皇治水,真乃十恶不赦。”

“左右,给我推出去,锁在军山之下。”

安日动弹不得,只觉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耳听哗哗的锁链声。

台上的无支祁已经被两名正生压住,拖到台下。

安日的身体被看不见的锁链锁住,让两股巨力拖住,往灵域深处拖去。

换成其余的修士,十之八九被蜀戏灵域压制,被拖到灵域深处,变成非人非鬼的怪物。

安日不同,他不在三界内,可以随意穿梭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诵经之声中,另一个安日凭空出现。

闪回到莲台之上,盘膝而坐,双手合十,口念佛经。

躲在暗处表演这场大戏的任叔孤微微一愣,看了一眼被拖走的安日,又看了一眼在莲台之上端坐的安日。

竟然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安日能回到过去,他不会回到过去,只得将安日拖走,带到灵域深处,转化成非人非鬼的观众。

很快,他又安排饰演无支祁的演员返厂,依旧是安日的模样。

台上饰演禹皇的演员口念戏文,用手点指无支祁,厉声道:

“好妖魔,没想到你竟然有替身之能。”

“左右,给我推出去,锁在军山之下。”

两名正生去而复返,再次将无支祁押走,拖到了灵域深处。

那看不见的诡异之物再次逼近,将莲台上的安日拖走。

安日口念佛经,又多出一个自已,闪回到莲台之上,盘膝而坐,双手合十,口念佛经。

一切如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呀,怎么又多了一个?”

任叔孤向台下看去,见观众之中多出两个安日,肩并肩站在一起,没事人一样看着台上的蜀戏,大声喝彩。

“真邪门啊!这是什么巫术,竟然能无限复制?”

“我就不信,你小小年纪,能无限制地使用这门神通。”

安日每回到过去一次,任叔孤就重新抓一遍无支祁。

一僧一巫在蜀戏灵域里杠上了,一个无限闪回,一个不断去抓。

安日逐渐吃不消了,他的神通需要佛光支撑,一旦佛光耗尽,他的真身会被那看不见的诡异存在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