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调兵暗斗
当然了,他们的苦日子很快就到头了,因为在无声无息间,叶白出手了。
与刘伯温、长孙无忌确认了一番,差不多该来拜访的人和势力都来过之后,叶白就毫无负担地动用储备的士兵卡对麾下的新兵们进行强化。
手里还握着7万多士兵卡,按理说卡牌数量是相当充足的,不过这些卡牌全部都是骑兵卡,叶白不可能一口气组建7万多骑兵,那样一来,整个右军就近乎变成一支纯骑兵部队了。
石门郡有卫青所部驻守,草原骑兵的威胁可以直接无视,接下来叶白的战略重心是继续深入掌控武安郡、石门郡,同时窥视锦凌郡,坐观秦国内部局势的变化。
真要是爆发战争的话,多半是参与秦国的内战,骑兵固然不能少,却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骑兵部队,步兵是必不可少的,攻城掠地、守卫城池,都少不了步兵的存在。
杨业的天庸营,每日都在贡献士兵卡,不过频率和效率都是在不断降低,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士兵卡获得,而且数量都是超过4位数的。
可到了剩余的两路草原骑兵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两三天才会有一次士兵卡入账,而且也仅仅只有了数百张而已,少有超过1千张的情况。
靠着蜀军在天庸关前的贡献,叶白手中的步兵卡勉强超过了万张,倒是能够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步兵部队了。
可这点规模,对于重建的右军来说,无疑是有些少了,好在叶白也有其他的办法,十数名传令兵打飞飞奔出营,用最快的速度赶往金林府。
为了支持右军西进迎击草原骑兵,左军10万大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光是绝大部分精锐士兵被抽调,就连骑兵也近乎被抽调一空,只剩下包括白马义从在内的不到万人规模的骑兵部队。
叶白的命令很简单,从驻扎在金林府的3营步兵中抽调一支,调往永宁府,划归到右军麾下,然后在金林府新建一营骑兵。
有了从左军抽调的一营步兵,加上原本的步兵以及新建的步兵,右军也算是拥有了4万余步兵,之后再组建一营新的步兵,兵种配置也算是合理了。
这件事情左军也不吃亏,少了一营步兵,却换来了一营骑兵,战力不降反增,虽然需要自行在金林府征召2万新兵,多少有些麻烦。
可如今的金林府,与西城府也没有多少区别,地方官员包括府军将领,几乎都是对叶白唯命是从,原本的势力早就被蜀军清洗了一遍,后续又被锦衣卫清洗了一次,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不少家族甚至直接被灭族了,幸存的家族也都在夹着尾巴做人,恢复元气,无力与蒋琬、王翦争夺金林府的利益。
金林府虽然遭遇过蜀军入侵,损失极大,可蜀国与草原游牧民族截然不同,他们不会劫掠人口,也不会大肆杀戮,顶多是抢钱、抢粮而已。
钱粮方面,大部分都被叶白重新抢了回来,左手换右手,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人口方面,虽然少了一些,可并不算严重,反倒是因为不少豢养家奴的大小家族覆灭,释放出了不少的人口,青壮的人数变得更多了。
之前已经征召了近10万青壮,依旧没有给金林府造成什么负担,不过是再次征召2万青壮而已,问题不大,不过是几天时间的事情罢了。
先不说如今金林府百姓对拯救他们于水火中的叶白和龙武卫感恩戴德,拥护力度相当之大,说句踊跃参军都半点不为过。
更何况叶白开出的饷银并不低,比起秦国卫军的军饷要略微高一点点,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实际上却不然。
不光是秦国,其实各国的军饷都是差不多的,说出的数字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还要扣除伙食费以及装备维护费用,就算没有将领、军官的克扣,士卒们拿到手的军饷其实也往往只有三分之二或者一半。
而龙武卫却不一样,不但军饷更高,军中将领也没有任何克扣,伙食费、装备维护费用也都是由叶白来承担,不会从士卒们的军饷中扣除,士卒们拿到手的军饷那是实打实的,一文钱都不会少。
换言之,龙武卫的士卒,哪怕军饷与其他部队相同,他们拿到手的钱也要更多一些,几乎都高出了一倍。
当兵吃粮,等于是用命去赚钱,反正都是卖命钱,那何不选择卖出一个高价。
就算没有兵将卡牌系统对士卒忠诚度的保证,龙武卫的普通士卒们,对叶白的忠诚度也不会低,毕竟钱粮乃是实打实的利益,很少有人能够拒绝。
与左军“交换”的这一营步兵,没有直接调动到郡城,而是进入了永宁府,这是陈平的建议。
永宁府位于金林府与郡城中间,一旦将其掌控,就可以让西城府、金林府与郡城连成一片,更好地辐射周边府县。
之前孟承宣叛乱的时候,左武卫和叛军在永宁府打成了一锅粥,大量百姓逃离或是死亡,不少地方官员被俘、被杀,更有大量家族因为各种原因惨遭族灭。
后来右武卫进入武安郡,才算是将永宁府重新收复,可造成的创伤却是没有那么快被修复的。
左军进驻永宁府,本身并不困难,相隔这么近,金林府百姓们的好日子,被永宁府百姓深深羡慕,站在他们的角度,当然希望龙武卫大军进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可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是以老百姓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的想法对于上位者来说,并不重要,没有多少官员会去重视。
心有野心的叶白,想要将武安郡完全掌控,通过军事手段并不困难,如今武安郡既没有卫军驻扎,也没有多少府军,根本就挡不住龙武卫的兵锋,真要是开打,用不了1个月,龙武卫就可以顺利占领武安郡全部城池,这还是把行军的时间算上,真正战斗的时间还要更少。
可动用军事手段,那无异于直接与秦国翻脸,公然反叛,目前并不可信,具体理由不用重复赘述,只能是采用其他的手段慢慢蚕食。
原本左军这个营是要被调到郡城的,加强右军的步战实力,叶白的想法就是这般简单、纯粹。
然而陈平及时提醒了他,郡城各方家族眼下是很配合,那是为了自家性命,不得不配合,该有的防备和忌惮是绝对不会少的。
他们希望龙武卫进驻郡城,但却不希望郡城的部队实力太强,需要控制在一个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目前右军的2万精锐加上4万新兵,就是一个他们能够接受的数字。
若是再有2万精锐进驻郡城,很多人连觉都睡不安稳了,他们会担忧、顾忌,害怕叶白仗着手里的军事力量,改变郡城的局势和利益分配。
换言之,左军2万精锐步兵想要入城,肯定会遭到郡城各方势力的一致反对,就算有长孙无忌和顾雍的暗中帮助也不可能改变其他人的心思,毕竟眼下两人与叶白的关系还需要保密,只能是在暗中进行引导,不能太过赤裸裸。
真要没有顾忌的时候,叶白甚至敢下令将这些反对的家族给灭了,哪里还需要这般麻烦,进个城都需要他们的同意。
智谋属性上,陈平略有些比不上刘伯温,可这种小手段方面,刘伯温却又比不上陈平,还是陈平提出了一个不那么正经的应对方案。
左军2营兵马进入郡城的消息,直接宣布出去,调兵命令也正大光明地发出去,不需要刻意传扬消息,各家势力送了那么多的子弟和家丁、护院进入右军,他们就是最好的信息传播者。
不出意料,通过各自的渠道,知道叶白要从金林府调兵,进入郡城之后,各个家族的掌舵者们都有些慌了,那可是2万与蜀国主力大战数月的精锐啊,杀气腾腾的。
这等精锐进入郡城,当然可以更好地保护郡城的安全,可手握重兵之下,叶白会不会贪心不足,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谁也不敢保证。
一郡之地,利益就那么多,叶白多占一点,其他人就要少了一些,这是从他们身上割肉,自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
当初放右军进城,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利益,现在阻止左军精锐进城,依旧还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利益。
为了各自的利益,这些往日里明争暗斗、争权夺利的家族掌舵者们,再度达成了一致,集体拜访长孙无忌,提出了他们的顾虑和建议。
随后,长孙无忌就以武安郡郡守的身份正大光明地拜访了叶白,将各家的诉求和建议转达给了叶白。
一开始的时候,叶白是故作愤怒,对于各家阻止左军进城的事情大怒不已,甚至公然宣布撤出郡城,将郡城的防务转交给府军,还是在长孙无忌的苦苦哀求之下,才没有立刻拔营离开。
没奈何的,暂时安抚住了叶白之后,长孙无忌就当即返回郡衙,将各家掌舵者召集了起来,说明了叶白的态度,尤其是强调,因为他们近乎鲜明的防备态度,已经让叶白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