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太上皇
参知政事周舜臣的认知里坐在龙椅上的这位年轻帝王性温和,而且至纯至孝,主和是太上皇的为政基调,才坐上龙椅的新君怎敢违逆太上皇长久贯彻的方针政策呢?
周舜臣万万没想到这位年轻帝王不是自己以为的那般软弱。
面对年轻帝王的询问周舜臣回应的到也不卑不亢:“回陛下,若臣出使北蛮绝不肯割让一城一池,而且是要说服纳兰亮撤军,沿袭两国往日和平友好。”
宋嘉佑轻蔑一笑:“数十万将士都不能迫使纳兰亮撤军,周爱卿仅凭一条舌头就能扭转乾坤,让狼不吃肉改吃草,莫非周爱卿是靠一条舌头在战国七雄之间翻云覆雨的苏秦,张仪转世不成?”
缓了口气,宋嘉佑步步紧逼:“朕到是愿意相信周参政有舌战群贼的本事,朕也可以亲自下一道旨意遣周爱卿出使北蛮,只是出发之前周爱卿该同朕立一道军令状,若出师不利便提头来见。”
话音未,年轻的帝王手轻轻一挥,面前的龙案上便铺上了书写圣旨的明黄色绢帛,以及沾饱了墨汁的狼毫笔。
周舜臣哪有那个把握说服纳兰亮撤兵啊,眼瞧着天子将要亲自书写派其出使北蛮的圣旨,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大殿之上。
“陛下,臣——”周参政话音还未落地,直接头朝前一拱,然后便人事不知。
宋嘉佑居高临下的瞧着“晕”在大殿之上的参知政事周舜臣,须臾才开口:“把周参政抬下去,请太医好生诊治。”
年轻天子话音落地便有内侍进来将周参政给抬了出去,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安静。
与此同时,已经退居内宫的太上皇正微闭双目听贴身内侍张建奏事,张建所奏便是拱辰殿才发生过的。
“想来过了今日后再也没有朝臣觉得他们所侍奉的新君是一位好说话的文弱书生了。”太上皇的面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语气轻缓而随意,似乎就是跟身边人在说今日天气很好,适合去御花园赏花,遛鸟。
张建小心翼翼附和:“若皇上果真是个文文弱书生太上皇怎能放心把这江山交付呢?”
太上皇意味不明的一笑:“就你会说。”
明眼人都瞧的出周舜臣的晕是装出来的,若不如此的话他可就骑虎难下了。
他可没有那本事能说服纳兰亮撤兵,恢复两国友好邦交。
当时面对新君的询问他不得不那么说,若他说愿割让城池,多加岁币求北蛮撤兵的话,情况只会比他夸下海口更加糟糕。
能坐上一朝副宰相的位置周舜臣绝对不是个蠢人,他虽是个软骨头,可他懂得如何自保,如何破局,更是能屈能伸。
宋嘉佑本打算拿周舜臣开刀,只是没想到周舜臣比他预想的还要老奸巨猾。
散朝后,宋嘉佑没有立刻回御书房,而是进了后宫。
自登基后宋嘉佑也就只去了高皇后的福宁殿一趟,这次散朝后进后宫他没有去福宁殿,而是去了梅贤妃所居住的揽月阁。
皇帝刚一散朝便去了梅贤妃那里,消息很快传开,对于高皇后而言无所谓,只要不先去胡贵妃处便好。
贵妃胡佩瑶一听皇帝竟去了揽月阁,恨的她咬牙切齿:“我的兄长正在为国杀敌,陛下不先来看我,竟然先去梅贤妃那,岂有此理!”
书香赶忙宽慰自家主子:“贵妃娘娘息怒,陛下虽没有来看娘娘您,娘娘却是唯一得到赏赐的,连皇后娘娘都没有呢。”
胡佩瑶想到自己昨日新的的那一套产自外邦的宝石跟香料,后宫就她独一份儿,心情顿时舒畅了些许。
梅蕊没有想到宋嘉佑散朝后会来她这里,她估摸着可能朝堂上遇到了让新君不郁而且棘手之难事了。
才入后宫,梅蕊的消息网还未能织起,故而她的消息不似在东宫时那般灵通。
梅蕊身着贤妃的宫装在宫门口跪迎一皇帝身份初入揽月阁的宋嘉佑,四公主宋疏影默默跪在母妃的身边。
才过两岁生辰不久的小疏影模样出落的越发可人,那漂亮的眉眼竟然同她素未谋面的亲祖母赵氏有些许相似,正因如此她越发得父亲喜爱。
女儿身上竟然会有宋嘉佑生母赵氏的影子,这是梅蕊十分意外的收获。孙女的模样类祖母或者姑母十分常见,只是宋嘉佑一众子女里唯有小疏影身上有赵氏的影子。
赵氏撒手人寰的时候宋嘉佑年岁尚幼,得亏生母给他留下了自画像。
当年宋嘉佑要入宫做皇子时,他唯一从原生家庭带走的东西除了恩公木大帅送给他的一把木剑外,便只有生母留下的那张泛黄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