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恐菌金属裂纹
第270章 垄断与竞争
小
大
“啊——舒服!”欧扬大字形摔在床上,夸张地叫出声来。
柔软的床、温暖的被,安全的屋,每一样都是在疫区里难以获得的享受,如今重新拥有,他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
朱一鸣把脑袋埋在被子里,使劲蹭了蹭,浑身上下透着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舒畅:“哎,说多了都是眼泪,搁疫区里那么长时间,咱们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什么叫失而复得,这就是了。
“谁说不是呢!”欧扬既唏嘘又感慨,“你说人这东西,怎么就这么奇怪呢?”
朱一鸣从被子里探出脑袋:“你又有什么人生感悟?”
“贪心不足呗!”欧扬翻身换了个更舒坦的姿势,“平时习惯的人啊,东西啊,总是觉得理所当然,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突然发现,哎哟,我从前怎么不知道珍惜呢?”
朱一鸣眨眨眼睛:“听你这意思,怎么跟失恋了似的?”
“去你的,我说的是那个么?”欧扬翻了个白眼,“我说的是这床,这被,还有这屋子!”
“那倒是。”朱一鸣赞同地点头。
和疫区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不过欧扬并没有彻底放松下来,哪怕这里是自己人的地方,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存着几分警惕,因而始终把配枪带在身边。
特别是43。
除非离开米国,他才会交出配枪。
然而他自己,不说不明白,习惯了面对各种危险之后,需要多久才能重新适应平静的生活,若有机会返回国内,会不会出现创伤障碍之类的玩意。
回想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他总是想着合不合法,会不会惹来麻烦什么的,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没多长时间就把所有的顾虑统统抛在脑后。
为了活命,不论杀人还是放火,他什么都干得出来,如今安宁下来,反倒有点不大适应。
欧扬一阵胡思乱想,越琢磨越睡不着,干脆起床来到窗边,拉开窗帘注视窗外。
办事处的建筑不算高大,窗外的视野很窄,看不到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只有三五点灯光驱散些许黑暗,点缀着寂静的夜晚。
欧扬静立片刻,心底的不安慢慢平复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抄起手机,拨通罗晖的电话,一连响了几声之后,对方才接起电话:“欧扬?怎么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遇上什么问题了吗?”
罗晖的声音低沉沙哑,透着无法掩饰的疲惫。
欧扬看一眼已经睡下的朱一鸣,低声道:“没事,我们已经到了办事处,和你报个平安。”
“没事就好。”罗晖松了口气。
“没事吧你?”欧扬问,“听着声音不太对。”
“没事,就是有点累,回头好好睡一觉就好了。”罗晖说。
大使馆的事务太多,包括罗晖在内,所有人从早到晚连轴转,说不累是假的。
欧扬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老罗,我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方便吗?”
罗晖叹了口气:“明天我帮你申请一下,应该没有问题。”
“好,那我等你的消息。”说罢,欧扬挂断电话,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有戏剧性,疫情爆发前,欧扬不仅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还能发视频,哪怕分处东西两个半球,也能随时随地无障碍交流。
后来虽然和家里断了联系,但在疫情扩散后,国内运营商第一时间宣布,所有在疫区里的通讯设备全部无限期续航,哪怕欠费也不停机。
再后来,这项服务扩展到所有在米人员,不论是否身在疫区。
数不清的在米人员因此受益,及时联系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
可谓功德无量。
可电话不停机,却不是所有通讯基站都能正常运转,人在疫区,哪怕有电话都没机会拨打。
另外,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网络业务全部单方面中断。
不是不能上网,而是无法和国内联系。
欧扬曾和罗晖谈起这件事,他觉得既然疫情已经扩散,就该一五一十地把真实的情况反馈回去,而不是掩耳盗铃,搞什么单向网络。
只有家里知道真实的疫区是什么样子,普通人才会有足够的危机感,继而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疫情的冲击。
然而罗晖告诉他,这样做是为了稳定局势。
在米同胞太多了,已经确定平安的人员倒是没什么,跟家里联系就联系了,可是那些残疾的、被困的、遇难的、下落不明的同胞呢?
残疾的还好说,最起码人还活着,可另外几种情况呢?
当他们在家中的亲人看到真实的疫区是多么残酷,这些人会怎么想?接下来又会怎么做?
会不会失去理智,闹出一些本不该出现的乱子?或者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所以,对外通讯必须加以限制。
只有确定安全的人员,才能在规则之下与国内通讯。
放下电话,欧扬毫无睡意,正琢磨干点什么打发时间,街上忽然传来刺耳的警笛声。
朱一鸣腾地跳了起来,一把从枕头底下拽出格洛克。
“别紧张,没事。”欧扬说。
朱一鸣冷静下来,却没放下枪:“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欧扬摇头。
警察笛声由远而近,两个人又紧张起来,但警车只是经过办事处,又飞一样跑远。
不久之后,警笛声停止,欧扬隐约听到几声枪响。
他想打开窗户听个清楚,却发现窗口早就封死,根本打不开。
枪声很快消散,夜幕下的城市渐渐安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下不止欧扬,朱一鸣也睡不着了,一个猜测可能是有外来的人员闯入城区,另一个觉得就是一次普通的出警。
忽然间敲门声响,欧扬闪身躲到门边,手本能地按在腋下的枪上:“谁?”
不论他本人还是朱一鸣,都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是我!”门外传来江雨薇的声音。
欧扬开门,一身睡衣的江雨薇闯进来,毫不避讳地坐在欧扬的床上。
朱一鸣好奇地问:“怎么了,你也睡不着?”
江雨薇扁扁嘴:“你们俩还有个伴,我一个人住,睡得着才怪!”
朱一鸣表情夸张:“噢,我还以为你是想欧扬想得睡不着呢!”
“去你的!”江雨薇抡起枕头就砸了过去,心虚地瞄了欧扬一眼。
朱一鸣笑着挡住,一个劲地挤眉弄眼。
欧扬恶狠狠地瞪着朱一鸣:“睡不着就搬过来住吧。”
江雨薇笑容灿烂:“就这么说定了。”
说罢直接躺在欧扬的床上,拽过被子盖在自己身上。
换作以往,顾忌其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欧扬不会说这样的话,江雨薇也不可能答应得这么痛快。
但是经历过那么多,特别是在生死线上趟过几回之后,几个人的心境完全不同以往,很多事约定俗成的东西都不那么重要了。
其他人怎么说怎么看没必要关心,自己人的观感更加重要!
话说回来,很多人就是太在意外人的看法,才会出现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朱一鸣半点不长记性,揶揄道:“哎哎,你怎么躺那儿,上我这边啊!”
江雨薇实在找不到可以扔的东西,只能愤愤地骂道:“滚!”
朱一鸣眨眨眼睛:“那我出去?”
咚咚咚!
敲门声打断嬉闹,江雨薇一把掀开被子,老老实实坐在床边。
欧扬再次闪到门边:“谁?”
“是我!”门外传来段书勋的声音。
欧扬开门,段书勋看到江雨薇后,立刻松了口气:“哎,吓我一跳,原来你们都在这儿呢!”
“怎么了?”欧扬看一眼时间,已经快十点了。
这个时间找过来,不可能毫无原因。
“是这样,之前是我疏忽了,有些事没交待清楚。”段书勋解释,“沙莱顿夜里宵禁,除了警察和换班和警卫,其他人一律禁止外出。”
“噢,知道了。”欧扬点头,“放心吧,我们不是隔离七天么?不会出去的。”
“还有,刚才的警报听见了吧?”段书勋问。
“听见了,怎么?”
“我也是刚刚接到消息,几个街区之外,发现了感染者……”
朱一鸣本能地挺直了身体:“沙莱顿不是安全区么?”
段书勋叹了口气:“是安全区,但这个安全区是相对的。”
三人组面面相觑,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
“这地方总体上安全,但不是没有感染者。”段书勋继续解释,“简单点说,这里的安全是用各种净化装置,把感染控制在最低。”
朱一鸣顿时恍然:“合着这地方不是没感染,而是控制得好?”
“对!”段书勋点头,“我不是说了么,探测装置同时也是警报装置,一旦检测到孢子,就会立刻发出警报,相应的人员会立刻赶到现场,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感染者。”
“而且消灭感染者只是第一点,接下来还得无害化处置尸体,封闭建筑,全面消毒等等一系列程序,就连下水道里都安装了处置孢子的设备,确保孢子不会扩散。”段书勋用胳膊画了个圈,“我们的设备遍布城区,把这个城市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局势。”
“这么严格?”朱一鸣满脸惊诧,“老米就这么舍得?”
“必须值得,不然控制不住感染。”
欧扬感慨万千:“当初要是有这么严格的控制体系,疫情哪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话是这么说,但他非常怀疑,这种方式到底能坚持多久。
不是说设备不可,而是这么多人生活在被疫区包围的孤岛之上,人吃马嚼的,短时间可以靠物资储备,时间长了,储备的物资够用吗?
难道靠空运?
还有,城墙确实把外来人员挡在了外面,但也把沙莱顿人困在了城里。
这些人的生计,不可能全在城里解决,肯定有一部分人必须出城才能解决生计问题。
他们又该怎么办?
当然了,老米如何生存不关他的事,可能老米早就有预案,早就解决了问题,根本用不着他杞人忧天也不一定。
“米国已经不是当初的米国了,出问题后并不是第一时间努力解决,”段书勋难掩心底的不屑,“我们就不一样了。”
不必细说,三人组都知道东大在疫情来临时是怎么做的。
全国一盘棋,不仅当家人给力,民众也是不遗余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全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欧扬好奇地问:“沙莱顿还有多少咱们的人?”
“不多。”段书勋明白欧扬想问什么,“能撤的都撤了,余下的都在办事处。放心吧,这里很安全,等隔离结束,就可以送你们离开……我知道你们不需要隔离,但是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你们几个免疫就例外,不然这个口子一开,肯定有人钻规则空子,万一被感染者蒙混过关就麻烦了。”
三人组深以为然。
“没事,不就是七天么,就当放假了。”朱一鸣说。
欧扬忽然发现盲点:“哎哎,不对吧,你们一台设备多少钱?”
“看型号,大型设备怎么也得几十万刀,小型家用三千到五千,怎么?你觉得哪里不对?”段书勋反问,心里已经做好反驳的准备。
欧扬立刻指出问题:“这么大的城市,得用多少设备?全米那么多城市,又得用多少设备?就值二百多吨黄金?也太少了吧?”
朱一鸣和江雨薇也回过味来,对啊,疫区虽然占了全米的半壁江山,但还有一半儿是安全区,这么大的地盘得安装多少净化设备?区区二百多吨黄金,够用吗?”
东大可不是来这边扶贫的,而且老米家底那么厚实,哪用得着东大来扶?
“你说这个啊!”段书勋笑了,“做净化设备的不止我们一家。”
“嚯,内二百多吨全是你们一家的利润啊?那做这个的一共有几家?”朱一鸣顿时惊了。
“三家。”段书勋伸出三根手指,嘿嘿地笑,“不过用的都是一家的技术。”
朱一鸣迷惑不解:“那还分三家?”
段书勋一本正经地说:“一家叫垄断,三家叫竞争,能是一回事么?”
请收藏本站:www.7d681.icu。笔趣阁手机版:m.7d681.icu
柔软的床、温暖的被,安全的屋,每一样都是在疫区里难以获得的享受,如今重新拥有,他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
朱一鸣把脑袋埋在被子里,使劲蹭了蹭,浑身上下透着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舒畅:“哎,说多了都是眼泪,搁疫区里那么长时间,咱们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什么叫失而复得,这就是了。
“谁说不是呢!”欧扬既唏嘘又感慨,“你说人这东西,怎么就这么奇怪呢?”
朱一鸣从被子里探出脑袋:“你又有什么人生感悟?”
“贪心不足呗!”欧扬翻身换了个更舒坦的姿势,“平时习惯的人啊,东西啊,总是觉得理所当然,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突然发现,哎哟,我从前怎么不知道珍惜呢?”
朱一鸣眨眨眼睛:“听你这意思,怎么跟失恋了似的?”
“去你的,我说的是那个么?”欧扬翻了个白眼,“我说的是这床,这被,还有这屋子!”
“那倒是。”朱一鸣赞同地点头。
和疫区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不过欧扬并没有彻底放松下来,哪怕这里是自己人的地方,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存着几分警惕,因而始终把配枪带在身边。
特别是43。
除非离开米国,他才会交出配枪。
然而他自己,不说不明白,习惯了面对各种危险之后,需要多久才能重新适应平静的生活,若有机会返回国内,会不会出现创伤障碍之类的玩意。
回想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他总是想着合不合法,会不会惹来麻烦什么的,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没多长时间就把所有的顾虑统统抛在脑后。
为了活命,不论杀人还是放火,他什么都干得出来,如今安宁下来,反倒有点不大适应。
欧扬一阵胡思乱想,越琢磨越睡不着,干脆起床来到窗边,拉开窗帘注视窗外。
办事处的建筑不算高大,窗外的视野很窄,看不到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只有三五点灯光驱散些许黑暗,点缀着寂静的夜晚。
欧扬静立片刻,心底的不安慢慢平复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抄起手机,拨通罗晖的电话,一连响了几声之后,对方才接起电话:“欧扬?怎么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遇上什么问题了吗?”
罗晖的声音低沉沙哑,透着无法掩饰的疲惫。
欧扬看一眼已经睡下的朱一鸣,低声道:“没事,我们已经到了办事处,和你报个平安。”
“没事就好。”罗晖松了口气。
“没事吧你?”欧扬问,“听着声音不太对。”
“没事,就是有点累,回头好好睡一觉就好了。”罗晖说。
大使馆的事务太多,包括罗晖在内,所有人从早到晚连轴转,说不累是假的。
欧扬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老罗,我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方便吗?”
罗晖叹了口气:“明天我帮你申请一下,应该没有问题。”
“好,那我等你的消息。”说罢,欧扬挂断电话,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有戏剧性,疫情爆发前,欧扬不仅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还能发视频,哪怕分处东西两个半球,也能随时随地无障碍交流。
后来虽然和家里断了联系,但在疫情扩散后,国内运营商第一时间宣布,所有在疫区里的通讯设备全部无限期续航,哪怕欠费也不停机。
再后来,这项服务扩展到所有在米人员,不论是否身在疫区。
数不清的在米人员因此受益,及时联系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
可谓功德无量。
可电话不停机,却不是所有通讯基站都能正常运转,人在疫区,哪怕有电话都没机会拨打。
另外,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网络业务全部单方面中断。
不是不能上网,而是无法和国内联系。
欧扬曾和罗晖谈起这件事,他觉得既然疫情已经扩散,就该一五一十地把真实的情况反馈回去,而不是掩耳盗铃,搞什么单向网络。
只有家里知道真实的疫区是什么样子,普通人才会有足够的危机感,继而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疫情的冲击。
然而罗晖告诉他,这样做是为了稳定局势。
在米同胞太多了,已经确定平安的人员倒是没什么,跟家里联系就联系了,可是那些残疾的、被困的、遇难的、下落不明的同胞呢?
残疾的还好说,最起码人还活着,可另外几种情况呢?
当他们在家中的亲人看到真实的疫区是多么残酷,这些人会怎么想?接下来又会怎么做?
会不会失去理智,闹出一些本不该出现的乱子?或者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所以,对外通讯必须加以限制。
只有确定安全的人员,才能在规则之下与国内通讯。
放下电话,欧扬毫无睡意,正琢磨干点什么打发时间,街上忽然传来刺耳的警笛声。
朱一鸣腾地跳了起来,一把从枕头底下拽出格洛克。
“别紧张,没事。”欧扬说。
朱一鸣冷静下来,却没放下枪:“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欧扬摇头。
警察笛声由远而近,两个人又紧张起来,但警车只是经过办事处,又飞一样跑远。
不久之后,警笛声停止,欧扬隐约听到几声枪响。
他想打开窗户听个清楚,却发现窗口早就封死,根本打不开。
枪声很快消散,夜幕下的城市渐渐安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下不止欧扬,朱一鸣也睡不着了,一个猜测可能是有外来的人员闯入城区,另一个觉得就是一次普通的出警。
忽然间敲门声响,欧扬闪身躲到门边,手本能地按在腋下的枪上:“谁?”
不论他本人还是朱一鸣,都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是我!”门外传来江雨薇的声音。
欧扬开门,一身睡衣的江雨薇闯进来,毫不避讳地坐在欧扬的床上。
朱一鸣好奇地问:“怎么了,你也睡不着?”
江雨薇扁扁嘴:“你们俩还有个伴,我一个人住,睡得着才怪!”
朱一鸣表情夸张:“噢,我还以为你是想欧扬想得睡不着呢!”
“去你的!”江雨薇抡起枕头就砸了过去,心虚地瞄了欧扬一眼。
朱一鸣笑着挡住,一个劲地挤眉弄眼。
欧扬恶狠狠地瞪着朱一鸣:“睡不着就搬过来住吧。”
江雨薇笑容灿烂:“就这么说定了。”
说罢直接躺在欧扬的床上,拽过被子盖在自己身上。
换作以往,顾忌其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欧扬不会说这样的话,江雨薇也不可能答应得这么痛快。
但是经历过那么多,特别是在生死线上趟过几回之后,几个人的心境完全不同以往,很多事约定俗成的东西都不那么重要了。
其他人怎么说怎么看没必要关心,自己人的观感更加重要!
话说回来,很多人就是太在意外人的看法,才会出现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朱一鸣半点不长记性,揶揄道:“哎哎,你怎么躺那儿,上我这边啊!”
江雨薇实在找不到可以扔的东西,只能愤愤地骂道:“滚!”
朱一鸣眨眨眼睛:“那我出去?”
咚咚咚!
敲门声打断嬉闹,江雨薇一把掀开被子,老老实实坐在床边。
欧扬再次闪到门边:“谁?”
“是我!”门外传来段书勋的声音。
欧扬开门,段书勋看到江雨薇后,立刻松了口气:“哎,吓我一跳,原来你们都在这儿呢!”
“怎么了?”欧扬看一眼时间,已经快十点了。
这个时间找过来,不可能毫无原因。
“是这样,之前是我疏忽了,有些事没交待清楚。”段书勋解释,“沙莱顿夜里宵禁,除了警察和换班和警卫,其他人一律禁止外出。”
“噢,知道了。”欧扬点头,“放心吧,我们不是隔离七天么?不会出去的。”
“还有,刚才的警报听见了吧?”段书勋问。
“听见了,怎么?”
“我也是刚刚接到消息,几个街区之外,发现了感染者……”
朱一鸣本能地挺直了身体:“沙莱顿不是安全区么?”
段书勋叹了口气:“是安全区,但这个安全区是相对的。”
三人组面面相觑,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
“这地方总体上安全,但不是没有感染者。”段书勋继续解释,“简单点说,这里的安全是用各种净化装置,把感染控制在最低。”
朱一鸣顿时恍然:“合着这地方不是没感染,而是控制得好?”
“对!”段书勋点头,“我不是说了么,探测装置同时也是警报装置,一旦检测到孢子,就会立刻发出警报,相应的人员会立刻赶到现场,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感染者。”
“而且消灭感染者只是第一点,接下来还得无害化处置尸体,封闭建筑,全面消毒等等一系列程序,就连下水道里都安装了处置孢子的设备,确保孢子不会扩散。”段书勋用胳膊画了个圈,“我们的设备遍布城区,把这个城市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局势。”
“这么严格?”朱一鸣满脸惊诧,“老米就这么舍得?”
“必须值得,不然控制不住感染。”
欧扬感慨万千:“当初要是有这么严格的控制体系,疫情哪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话是这么说,但他非常怀疑,这种方式到底能坚持多久。
不是说设备不可,而是这么多人生活在被疫区包围的孤岛之上,人吃马嚼的,短时间可以靠物资储备,时间长了,储备的物资够用吗?
难道靠空运?
还有,城墙确实把外来人员挡在了外面,但也把沙莱顿人困在了城里。
这些人的生计,不可能全在城里解决,肯定有一部分人必须出城才能解决生计问题。
他们又该怎么办?
当然了,老米如何生存不关他的事,可能老米早就有预案,早就解决了问题,根本用不着他杞人忧天也不一定。
“米国已经不是当初的米国了,出问题后并不是第一时间努力解决,”段书勋难掩心底的不屑,“我们就不一样了。”
不必细说,三人组都知道东大在疫情来临时是怎么做的。
全国一盘棋,不仅当家人给力,民众也是不遗余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全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欧扬好奇地问:“沙莱顿还有多少咱们的人?”
“不多。”段书勋明白欧扬想问什么,“能撤的都撤了,余下的都在办事处。放心吧,这里很安全,等隔离结束,就可以送你们离开……我知道你们不需要隔离,但是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你们几个免疫就例外,不然这个口子一开,肯定有人钻规则空子,万一被感染者蒙混过关就麻烦了。”
三人组深以为然。
“没事,不就是七天么,就当放假了。”朱一鸣说。
欧扬忽然发现盲点:“哎哎,不对吧,你们一台设备多少钱?”
“看型号,大型设备怎么也得几十万刀,小型家用三千到五千,怎么?你觉得哪里不对?”段书勋反问,心里已经做好反驳的准备。
欧扬立刻指出问题:“这么大的城市,得用多少设备?全米那么多城市,又得用多少设备?就值二百多吨黄金?也太少了吧?”
朱一鸣和江雨薇也回过味来,对啊,疫区虽然占了全米的半壁江山,但还有一半儿是安全区,这么大的地盘得安装多少净化设备?区区二百多吨黄金,够用吗?”
东大可不是来这边扶贫的,而且老米家底那么厚实,哪用得着东大来扶?
“你说这个啊!”段书勋笑了,“做净化设备的不止我们一家。”
“嚯,内二百多吨全是你们一家的利润啊?那做这个的一共有几家?”朱一鸣顿时惊了。
“三家。”段书勋伸出三根手指,嘿嘿地笑,“不过用的都是一家的技术。”
朱一鸣迷惑不解:“那还分三家?”
段书勋一本正经地说:“一家叫垄断,三家叫竞争,能是一回事么?”
请收藏本站:www.7d681.icu。笔趣阁手机版:m.7d681.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