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一夜温存!

周培明看着眼前这群已经彻底陷入癫狂的技术骨干们,他那张严肃了一下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没有去打扰他们,他知道,这群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天才们,需要时间来消化这场足以颠覆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认知风暴。

他缓缓举起手,往下压了压。

“同志们,安静一下!”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让沸腾的会议室重新恢复了秩序。

所有人都停下了讨论,目光灼灼地望向他,那眼神里,再无一丝先前的疑虑和焦躁,只剩下烈火般的渴望和期待。

“我知道大家现在很激动,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失态。”

周培明深吸一口气,平复着自己同样激荡的心情,“但是,激动不能解决问题。从现在开始,我宣布,成立‘曙光’计划专项攻关指挥部!”

“我,周培明,担任总指挥!”

“李卫国、王振华、陈海,你们三人担任副总指挥,分别负责材料、硬件和软件算法三个方向的攻关!”

“从今天起,你们手里所有的项目,全部暂停!所有人,全部归入‘曙光’计划!”

“人手不够,就从所里抽!设备不够,就去别的单位借!经费不够,我就是砸锅卖铁,豁出这张老脸去上级那里要,也给你们要来!”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周培明环视全场,一字一顿地说道,“把图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给我变成现实!听明白没有?!”

“明白!”

一声整齐划一、气贯长虹的怒吼,震得天花板上的灰尘都簌簌直落。

……

就在计算机研究所灯火通明,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科研风暴之时,始作俑者白杨,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没有停下来。

将计算机所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发动起来,仅仅是第一步。

整个硬盘与存储技术的产业链,涉及到的远不止是计算机科学,其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环,便是材料学。

没有合格的磁记录材料,没有高精度的盘基,没有耐磨损的磁头,再精妙的架构设计,再先进的算法,也都是空中楼阁。

白杨很清楚,相比于计算机所那边,自己麾下的新材料研究所,才是这场攻坚战真正的基石。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那五本原始手稿中,专门论述材料学的部分仔细地抽了出来,整理成一份独立的文件。

从“γ-fe?o?掺杂钴离子”的磁粉配方,到盘基铝合金的成分比例与热处理工艺,再到磁头所用的铁镍合金的烧结技术,他都一一标注清晰。

做完这一切,他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按钮。

“林慧,通知一下材料实验室的刘建国主任,冶金实验室的张承德主任,还有化学分析室的孙教授,让他们立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好的,所长。”

不出五分钟,三位在各自领域都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便联袂走进了白杨的办公室。

为首的刘建国是个五十多岁的微胖男子,头发有些稀疏,脸上总是挂着和气的笑容,他是国内磁性材料领域的权威。

跟在他身后的张承德则是个高瘦的汉子,不苟言笑,常年跟各种金属炉打交道,手上布满了老茧。

最后进来的孙教授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女士,气质儒雅,在精密化学成分分析上,她说第二,国内没人敢称第一。

“所长,您这么急着找我们,是有什么新的攻关任务?”刘建国笑着问道,很自然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他们都是研究所的老人了,跟着白杨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特种钢材到高温合金。

再到半导体材料,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家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所长,时不时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些让他们震惊得合不拢嘴的东西。

“老刘,老张,孙教授,你们先看看这个。”

白杨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刚刚整理好的那份材料学文件递了过去。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好奇。

刘建国作为代表,接过了文件。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和计算机所那边的场景不同,这里没有惊呼,没有倒吸凉气,但那种深入骨髓的震撼,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建国的笑容,在看到磁粉配方的那一刻,就彻底凝固在了脸上。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纸张,仿佛想要透过纸背,去触摸那个精妙绝伦的分子结构。

张承德凑过来看盘基合金的部分,他那双常年观察金属结晶的眼睛,瞬间就眯了起来,嘴里下意识地念叨着:“这个成分配比……增加了微量的稀土元素钇?这……这是为了细化晶粒,提高盘面平整度?我的天,这个思路太……太刁钻了!”

孙教授则扶了扶老花镜,盯着关于磁头材料烧结工艺的参数,眉头紧锁。

片刻后,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慨道:“原来是这样……通过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气氛和温度曲线,来抑制晶粒的异常长大……我们之前一直卡在良品率上,就是因为这个!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三个人,三颗代表着华夏顶尖材料学水平的大脑,此刻完全沉浸在了这份资料所构建的完美世界里。

许久,刘建建才抬起头,他看着白杨,眼神复杂,有敬佩,有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信服。

他晃了晃手中的文件,苦笑着说:“所长,我也不问这东西是哪来的了。您就直接说吧,要我们干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要多少时间?”

这就是白杨的团队。

他们或许会震惊于技术的先进,但他们绝对相信白杨。

这种信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用事实浇筑起来的。

白杨点了点头,神情严肃起来:“标准,就是这份文件上的标准,一个参数都不能差!时间,我给你们三个月,必须拿出合格的样品!需要什么人,什么设备,你们直接列单子给林慧,我来解决。”

“三个月?”张承德皱了皱眉,“所长,这个时间太紧了。光是定制新的烧结炉,恐怕都不止一个月。”

“烧结炉的问题我来想办法。”白杨的语气不容置疑,“我只要结果。三个月后,我要看到能稳定生产的磁粉、盘基和磁头。有没有问题?”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股被点燃的战意。

“没问题!”刘建国一拍大腿,站了起来,“保证完成任务!”

交代完这一切,白杨才感觉笼罩在心头的巨大压力,稍稍松懈了一丝。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下午五点。

今天,是时候回家了。

他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回了。

“林慧,今天的工作就到这里,你安排车,送我回去。”

“好的,所长。”

黑色的“上海牌”轿车驶出研究所的大门,汇入了四九城傍晚的车流之中。

车子在军属大院门口停下,经过警卫严格的查验后,才缓缓驶入。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肃穆,高大的白杨树在寒风中沙沙作响,一排排红砖小楼安静地矗立在暮色里。

车刚停稳,白杨还没来得及推开车门,一道小小的身影就从不远处的小楼里冲了出来,像一只快乐的乳燕。

“爸爸!”

清脆的童音,带着无尽的欢喜,瞬间驱散了白杨一身的疲惫。

他推开车门,蹲下身,张开了双臂。

下一秒,一个扎着两根羊角辫,穿着红色棉袄的小姑娘,就一头扎进了他的怀里。

“哎哟,我的宝贝浅浅,又长高了啊。”白杨笑着,用力抱了抱女儿,闻着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味,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柔软起来。

“爸爸,你都好久没回家了,我好想你呀!”白浅浅抬起头,一双酷似白杨的眼睛亮晶晶的,小嘴微微嘟着,带着一丝委屈。

“是爸爸不好,爸爸最近太忙了。”白杨捏了捏她冻得有些发红的小鼻子,“走,我们回家,看看妈妈给爸爸做了什么好吃的。”

他牵起女儿温热的小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拉出长长的影子,走向那栋亮着温暖灯光的二层小楼。

厨房里,钱雯惠正系着围裙忙碌着。

她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探出头来,看到白杨的身影,脸上立刻绽放出温柔的笑意。

“回来啦?快,洗手准备吃饭了,就等你了。”

晚饭很简单,四菜一汤,都是白杨爱吃的家常菜。

醋溜白菜,红烧带鱼,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盘酱牛肉。

桌子中央,是一锅热气腾腾的排骨汤。

饭桌上,白浅-浅像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跟白杨分享着学校里的趣事。

今天语文课学了什么,明天数学课要小测验了,同桌的男生又因为调皮被老师罚站了……

白杨耐心地听着,时不时地给她夹一块鱼肉,剔掉鱼刺,或是给她盛一碗汤,吹凉了再递过去。

钱雯惠坐在一旁,含笑看着这对父女,眼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这就是生活,是白杨愿意为之奋斗和守护的一切。

那些冰冷的技术,最终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这样的万家灯火,能够永远安宁地亮下去吗?

吃完饭,钱雯惠收拾碗筷,白杨则陪着女儿在客厅里看电视。

电视里放着的是一部黑白动画片,画面简单,情节也有些幼稚,但白浅浅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九点一到,钱雯惠就催促着女儿去睡觉。

“浅浅,明天还要上学呢,快去刷牙睡觉了。”

“我还想让爸爸给我讲故事……”白浅浅拉着白杨的衣角,撒着娇。

“好,爸爸给你讲。”白杨笑着,牵着她回了房间。

他讲的是一个关于星辰大海的故事,一个勇敢的宇航员,驾驶着飞船,去探索未知宇宙的故事。

白浅浅听得很入迷,渐渐地,呼吸变得均匀起来,在父亲低沉而温暖的声音中,沉入了甜美的梦乡。

白杨替她掖好被角,在她的额头上轻轻印下一个吻,才悄悄地退出了房间。

回到主卧,钱雯惠已经洗漱完毕,正坐在床边,借着昏黄的床头灯光,翻看着一本杂志。

她穿着一件淡粉色的丝质睡衣,洗过的长发随意地披在肩上,身上散发着一股好闻的馨香。

看到白杨进来,她放下杂志,抬起头,目光柔得像水一样。

“浅浅睡了?”

“嗯,睡着了。”白杨走到床边坐下,伸手将她揽入怀中。

“累坏了吧?”钱雯惠靠在他的肩膀上,手指轻轻地在他宽阔的后背上画着圈,“你一忙起来就没日没夜的,也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不累。”白杨摇了摇头,嗅着她发间的清香,感觉身心的疲惫都在一点点消融,“看到你和浅浅,就什么疲劳都没有了。”

两人静静地相拥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温存时光。窗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温暖如春。

沉默了许久,钱雯惠忽然抬起头,一双明亮的眸子在灯光下闪烁着,定定地看着白杨。

“白杨……”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和期待,“咱们……再要个孩子吧?”

她顿了顿,脸颊微微泛红,声音更低了些:“浅浅都十一岁了,也该有个弟弟或者妹妹陪着她。你工作那么忙,家里多一个孩子,也热闹些。”

白杨心中一动。

这些年,他亏欠这个家,亏欠妻子太多了。

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是钱雯惠一个人,默默地撑起了这个家,照顾老人,教育孩子,让他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

他低下头,看着妻子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暖意和歉疚。

他没有说话,只是用行动回应了她。

他轻轻地吻上了她的唇,起初是温柔的辗转,渐渐地,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大半个月的思念,在这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床头的台灯被轻轻关上,房间里陷入了一片黑暗。

只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下一缕朦胧的清辉。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时,白杨缓缓睁开了眼睛。

身旁的钱雯惠还在熟睡,她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红晕,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做着什么美梦。

经过一夜的滋润,她整个人仿佛都散发着一种动人的光彩,比窗外的晨曦还要明媚几分。

白杨没有惊动她,悄悄地起了床。

他刚洗漱完毕,钱雯惠也醒了。

她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然后便麻利地起床,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进了厨房。

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了“滋啦”的煎蛋声,和熬煮小米粥的“咕嘟”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爸爸,早上好!”

白浅浅也起床了,她已经自己穿好了校服,胸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精神抖擞。

“浅浅早。”白杨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快去洗脸刷牙,准备吃早饭了。”

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吃着简单却温馨的早餐。

金黄的荷包蛋,配上熬得软糯香甜的小米粥,还有几样爽口的小咸菜,让人的胃和心都变得暖洋洋的。

吃完早饭,白浅浅背上书包,准备去上学。

“妈妈再见,爸爸再见!”她在玄关处换好鞋,挥了挥小手。

“路上小心点。”钱雯惠叮嘱道。

“知道啦!”

白杨和钱雯惠送到门口,看着女儿小小的身影走下楼。

楼下,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已经静静地等候在那里。

车旁,站着一名穿着便装,但身形挺拔、目光锐利的年轻男子。

看到白浅浅下来,他立刻立正站好,为她拉开了车门。

“浅浅同志,早上好。”

“王叔叔好。”白浅浅礼貌地打了声招呼,熟练地爬上了车。

这是专门负责接送她上下学的安保人员,也是白杨身份特殊所带来的“待遇”之一。

一开始,白杨和钱雯惠都觉得这样太过招摇,但上级坚持如此,理由是白杨所从事的工作,其重要性和保密性,都决定了他的家人必须得到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看着吉普车平稳地驶出大院,白杨才收回了目光。

“我也该去上班了。”他对钱雯惠说道。

钱雯惠走上前,仔细地为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温柔地叮嘱:“路上开车慢点,到了单位,记得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知道了,你快回屋吧,外面冷。”

白杨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转身下楼。

属于他的那辆“上海牌”轿车,也已经发动预热,司机和安保人员在车旁静静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