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东风起,九天惊!
“小李,过来一下。”白杨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听不出丝毫的异样。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连忙小跑过来,恭敬地问道:“白所长,有什么吩咐?”
“你去把张老、王老、钱老他们都请过来,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他们商量。”白杨吩咐道。
“是!”小李不敢多问,立刻转身跑了出去。
白杨环视四周,看着那些依然埋头工作的研究员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东风已至,只待破浪!
……
几分钟后,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陆续来到了白杨的办公室。
他们都是共和国科研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是这个国家的宝贵财富。
“白杨,你这么急着把我们几个老家伙叫过来,到底有什么事?”张老率先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白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厚厚的资料,递给了他们。
“各位先看看这个。”
几位老专家接过资料,翻开第一页,目光瞬间就被吸引住了。
“这是……导弹的设计图纸?”王老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且……还是多级火箭的设计方案!”钱老的声音更加激动,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图纸上的线条,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这……这简直是太完美了!这设计理念,至少领先了我们十年!”张老猛地抬起头,看向白杨的目光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白杨,这份资料,你是从哪里弄来的?”钱老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死死地盯着白杨,等待着他的回答。
面对几位老专家的逼视,白杨没有丝毫的慌乱。他早就想好了说辞。
“各位,实不相瞒,这份资料,是我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和积累,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理念,独立设计出来的。”
“独立设计?”几位老专家面面相觑,显然有些不相信。
“我知道各位可能不太相信,但是,这份资料的真实性,毋庸置疑。”白杨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更重要的是,这份资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开始?”张老的心脏猛地一跳,他预感到,白杨接下来要说的话,将会更加惊人。
白杨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没错,这只是东风系列导弹的初期型号,也就是东风-1的设计图纸。接下来,我还会陆续完成东风-2、东风-3、东风-4,乃至更先进型号的设计!”
“什么?!”
几位老专家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他们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白杨,你……你不是在开玩笑吧?”王老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各位,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白杨反问道。
几位老专家沉默了。
他们认识白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他是一个做事极其认真严谨的人,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
“白杨,你……你真的能做到吗?”钱老的声音有些颤抖!
白杨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不仅能做到,而且还要做得更好!我要让我们的东风导弹,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武器!我要让任何敢于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的敌人,都闻风丧胆!”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整个办公室里回荡。
几位老专家都被白杨的气势所感染。
“好!白杨,我们相信你!”张老率先表态,“只要你需要,我们几个老家伙,随时听候你的调遣!”
“没错!我们全力支持你!”王老和钱老也异口同声地说道。
白杨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他的身后,有着整个国家的支持!
有着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
“各位,时不我待!我们要尽快将这份资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白杨说道,“从今天起,我们将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代号‘东风’!由我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各位担任技术顾问,全力攻关东风系列导弹的研制工作!”
“好!”几位老专家齐声应道。
……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研究所都陷入了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之中。
白杨将“东风”项目组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分别负责导弹的总体设计、发动机研制、控制系统开发、弹头设计等关键领域。
他亲自带领总体设计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对东风-1的设计图纸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脑海中,那系统奖励的“东风系列全套技术资料”如同浩瀚的星空,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那些资料不仅仅是图纸,更包含了无数的实验数据、设计理念、制造工艺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前人无数的心血和智慧。
白杨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知识,他的大脑高速运转,不断地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他发现,即便是系统奖励的资料,也并非完美无缺。
毕竟,那是另一个时空的产物,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他必须根据现有的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白杨并没有退缩。
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他带领着团队,对每一个参数进行反复的计算和验证,对每一个部件进行精益求精的设计和制造。
他甚至亲自参与到一些关键部件的加工过程中,与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
“白所长,您看这个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我们已经尝试了十几种方案,但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拿着一份图纸,找到白杨,脸上写满了沮丧。
白杨接过图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是导弹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发动机喷管的方向,来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和轨迹。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精密的系统,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导弹偏离预定轨道,甚至发射失败。
白杨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说道:“问题可能出在喷管的设计上。我们现有的喷管材料,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和压力,导致喷管变形,影响了推力矢量的控制精度。”
“那怎么办?我们已经试过了很多种材料,都无法满足要求。”年轻的研究员焦急地问道。
白杨的目光,落在了图纸上的一个细节上。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新型合金材料。”白杨指着图纸说道,“这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强度都非常出色,应该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
“可是……这种材料我们还没有生产出来啊!”年轻的研究员有些犹豫。
“没有就去研发!”白杨斩钉截铁地说道,“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尽快拿出成果!”
“是!”年轻的研究员咬了咬牙,转身跑了出去。
……
昏黄的白炽灯下,整个研究所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机油味和淡淡的汗味。
墙壁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图纸和公式,各种仪器设备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里是中科院的绝密研究所,代号“东方”。
每一个进出这里的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白杨站在巨大的黑板前,手指间夹着一根燃了一半的香烟。
“老钱,你那边情况怎么样?”白杨头也不回地问道,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疲惫。
被称作老钱的,是研究所的副所长,钱学森的得意门生,钱振华。
他正埋首于一堆数据之中,听到白杨的问话,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眉头紧锁:“白所,情况……不太乐观。”
“具体说说。”白杨将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转身走到钱振华身边。
钱振华指着桌上一份厚厚的报告,沉声道:“导弹的定位精度……偏差太大。理论上,我们的定位精度应该达到百米以内,但实际测试结果……误差达到了近千米!”
千米!
这个数字,对于军用,尤其是对于东风导弹这样的战略武器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导弹的使命,是精准打击。
千米的误差,足以让它偏离目标,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白杨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明白,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东风导弹就只能是纸面上的威慑,无法真正形成战斗力。
“原因查明了吗?”白杨问道。
钱振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初步判断,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东方红一号本身的性能还有待提高,毕竟是第一颗卫星,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其次,地面接收站的设备也存在一定问题,信号接收不稳定。还有……”
钱振华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
“还有什么?”白杨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语气中的迟疑。
“还有……大气层的影响。”钱振华终于说出了口,“我们对高层大气的数据掌握得还不够充分,电离层、对流层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卫星信号造成干扰,这些干扰……我们目前还无法准确地进行修正。”
白杨沉默了。
他知道,钱振华说的都是事实。
这个时代,共和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巨大的差距。
很多领域,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系统给的科技资料是源于后世发达的卫星系统。
但现在这个年代,就那么简陋的卫星,想要精准定位,够呛。
不过不过片刻的时间,白杨脑海中就想到了一个词。
实时修正!
对啊!
如果能在导弹上安装一个接收装置,实时接收卫星信号,并根据信号偏差进行实时修正,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层的影响,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
这……这不就是……后世的……gps导航系统吗?
准确的说,这就是地理坐标定位(gps制导):通过将地图和目标的地理位置存储在导弹的计算机中,计算机根据已知信息计算出飞行轨道,并控制导弹进入轨道飞向目标。
再通过惯性制导:依靠导弹自身的惯性测量单元(imu)来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从而确定导弹的位置和速度。
这种制导方式不依赖于外部信号,但存在误差累积问题,通常与其他制导方式结合使用以提高精度。
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复合制导:结合多种制导方式,如惯性制导、gps制导、红外制导等,以提高导弹的导航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想到这里。
白杨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只不过,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想要实现这个想法,难度极大。
但这确实现在最好的办法。
当即,白杨就开始忙碌起来。
……
这样的场景,在“东风”项目组中,每天都在上演。
白杨以身作则,带领着整个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东风”项目组就完成了东风-1导弹的初步设计和部分关键部件的研制工作。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在正常的研发流程中,一款新型导弹的研制,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
而白杨和他的团队,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进展,这足以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当然,这其中,系统奖励的“东风系列全套技术资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更重要的是,白杨和他的团队,拥有着一颗为国奉献的赤子之心!
他们拥有着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篇章!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白杨的带领下,“东风”项目组将继续前进,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他们要让东风导弹,成为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成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
他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华夏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
东风起,九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