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我们赶得及吗
“之前催着你来中科院,你说你还要搞研究,结果给我造出这么多麻烦来!”
钱老恨铁不成钢的数落着,这也是在变相的让他赶紧来做钱老的“学徒”。
白杨挠挠头,“也不是我不想去,主要是,如果我到了中科院,这些事情就不能做,要是强行推进,就变味道了。”
钱老被这句话噎住,因为他很清楚,如果白杨到了中科院,那地位几乎是属于科研界最前沿的少数人。
本身就有那么大权力,在坐上这么高的地位,要是还要在些打破规矩的事,影响就可大了。
反观现在的白杨,地位不算很高,但声望很好,反而不会束手束脚。
钱老理解这个事后,还是长长的叹了了声。
“你小子……之前不是一直醉心搞科研吗?哪怕是中间想要给蔡司公司搞私营,也没见你出多大力,怎么现在非要上赶着?”
白杨张了张嘴,原本想说些什么为了国家之类的话,最后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只是觉得,还是太慢了,我们现在的进度,特别是在敌特事件和杜鹃计划出现后。”
钱老一时没反应过来,白杨则继续道。
“一开始我想的很简单,只需要搞科研,然后提升国家实力就好,其他的事情,由您和上层领导们安排。”
“但之前因为稀土那件事,我清楚的发现了科研不是单独的事情,或者说,现在我们的国家,必须要全面提升赶上进度才行。”
“如果做不到,我们面临的将会是万劫不复的境地,毛熊和白头鹰不会等我们。”
白杨没有把话说全,但他相信钱老这个被鹰酱扣留过的人,能明白他的想法。
他白杨毕竟是亲眼见识过后世的那些历史,那些错误,那些被国外全方位排斥的过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个世界发生新的能波及全球人民的世界大战,以龙国的理解,就是以龙国自己大战世界。
之所以后世的龙国能撑过来,是因为白头鹰自甘堕落和毛熊的不正确路线。
换句话说,不是龙国自己变的更强了,而是那些敌对势力自己变弱了。
无论是当时被解体的毛熊也好,还是当了几十年世界霸主的鹰酱也罢,他们最后悔的事,就是没能提早将龙国彻底瓦解。
后世的龙国是靠着敌方衰退赢得的发展时间,而现在,这两个超级大国已经比历史上更早的注意到龙国。
电话那头一直没言语,白杨便继续道:
“我们要面临的是两个强国“正值壮年”的时期,那他们在有着绝对强悍的军事实力下,会亲眼看着龙国发展崛起吗?绝对不会。”
“我不得不急切,因为面对国家机器,不是只靠武力就能换来和平,还有财力,工业能力,人民动员能力,甚至教育医疗宣传信仰等等。”
“如果我们不能领先这两个超级大国一代以上的工业军事实力,战争必然是对方的可选项,可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们还剩多少时间来去追赶这个差距。”
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才传来钱老一声嗯。
“我明白你的想法了,可这些不是拔苗助长就能成功的,你有这方面的想法和计划确实难得,但你也得相信我们这些老家伙。”
钱老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继续说着。
“你不是加入了现在那个新的中央司令部吗?就是你审批今年科研项目的那个,这就是我通过上报后,领导们给你的新职位。”
“这种往后能决定国家发展方向的事务,你迟早会接手,届时你的位置比我现在还要高,所以你不必急于现在。”
白杨摇摇头,“猜到了,所以也是在趁早提前适应这种处事方式,趁着现在不会被怪罪的时候,多做一些能做的事。”
钱老直接怼过来一句,“那也不用现在这么急啊!不怕累垮吗?好好搞你的引擎项目!至少也得在我手里把中科院任务接过去再说!”
数落完,钱老又有点不爽的骂了几句,什么把他看重的人给掰成好几份来使唤,迟早得把这么好的苗子给累垮不可。
他老人家的态度一向很明确,毕竟在严峻形势下,几乎每个身居高位的科研学者,都早就找好了自己的接班人,还不止一个。
唯独钱老,培养出来的得力学生虽然多,但都被钱老安排到别的岗位上去了。
不是钱老不想留,而是现在国家太缺少合适的“砖块”,只能哪里需要哪里搬。
好容易杀出来个白杨,而且行事风格和综合科研能力上,都是非常出色的人才。
其实不止钱老想让白杨做接班人,中央部一些管行政的老领导,还有矿物部的总部长,军务部的几个老首长,好几个都想把白杨抢走。
最后都是看在钱老兢兢业业的份上,才没有明着抢。
但虽然没有明着抢,可暗地里却准备把白杨抬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也就是现在那个中央司令部的负责所有前沿项目审批和修改的职位。
因为在这个位置上,白杨不仅可以归属中科院,还能给其他部门做事,当真是把他当作万金油来用了。
所以钱老才很不爽,不过白杨也知道,这是他老人家把他白杨当自家人心疼。
最后,钱老还是给白杨兜底:“有关国私合营的项目,后续你可以跟进,但不能亲自掺和了,把重心放在科研上,真出问题,我来解决。”
白杨重重的嗯了声,才等着钱老挂断电话。
坐回椅子上,白杨长长呼出口气。
“这两天打电话,似乎格外的多啊,过年那几天都没有频繁问候的。”
“不过当大领导的感觉也太古怪了些,仅凭几个电话定下目标,然后会有其他人来促使完成,就是总感觉不真实,想要去亲眼看着些,不然总感觉会出错……”
就这么想着想着,白杨就缓缓陷入沉睡。
这段时间身体倒是不累,但脑子真的就没消停下来过。
而就在这时,办公室外面响起脚步声,有几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兴冲冲的捧着一份报告。
报告封面上写着:【摩托车技术民间应用化普及与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