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财大气粗的白杨:钱我来想办法!
与蔡司公司合作一事,基本上就是三轧钢研究所出资金,蔡司公司出技术人才。
而后陈心如的研究室作为第一批合作研发,作为公司的基础。
今后的发展方向,大概就是在机械加工与光学镜头方面了。
等到波斯猫合并,东部与西部蔡司公司合并,大概要等到八九十年代了。
到那个时候,龙国的蔡司公司,作为三轧钢研究所额外合作的建设的企业,各种技术专利也差不多发展起来了。
不过公司的创立,还是要与上面讨论一下。
这个年代,私营与合资等,都还没有太过明确的规划与政策。
……
中科院,导弹研究所,电子制导研究室。
白杨换上无尘服之后,便走进了研究室内,查看起了最近的研究进度。
“刘组长,最近进展怎么样了?”他走到一台小型无线电设备前,询问道。
“惯性制导端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开展中端无线电指令修正。”刘组长走过来,拿着一份资料递了过来。
白杨接过来查看了一番,点了点头。
“进度挺快的。”
惯性制导的核心在于陀螺仪,通过对陀螺仪的测量,可以测出自身的角速度,而后再利用惯性原理,测量出加速度等数值。
将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之后,就可以得到导弹的各种运动参数。
计算模块在处理了这些参数之后,再形成制导指令,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尾翼或者发动机推力,改变方向与时间。
这种制导方式几乎是全程自主工作,因此在抗干扰性欲隐蔽性方面都非常优秀,也是制导导弹基本的导航装置。
而无线电指令修正,则是作为辅助,也是整个导弹的核心模块,通过各项传感器传来的数据,使用算法和逻辑来计算出合适的指令。
从而进行修正,调整导弹飞行的轨迹。
一般来说,惯性制导都是用在巡航导弹,打击大型目标上用的。
但在空战中,飞机体型较小,速度快,想要完成中距制导攻击,中途需要几十公里的滑行,这一阶段采用惯性制导可以更隐蔽。
等抵达目标之后,后端的多普勒雷达便会精确的检测到目标,从而传达指令给指令修正端,完成精确跟踪指导。
就如同一个搭载了多普勒雷达的战机一般,但在计算方面不再是飞行员,而是计算机。
除此之外,半主动雷达与红外制导都有一项缺点,那便是随着目标机动幅度过大,脱离照明波束之后,便会丢失目标,失去稳定飞行的能力。
惯性制导则是很好的解决了这点,并且能够延长导弹的有效射程。
“对了,与华先生那边说好了没?”白杨又想到了什么,放下手中的文件问道。
半主动雷达制导,还需要在机载雷达上加设雷达发射系统协调配合。
“已经说好了!”
“那就行,我去楼下的发动机那边看看。”白杨点了点头,随后离开研究室,朝着一楼的发动机研究室而去。
固体火箭发动机,对于田组长他们而言,显然并不陌生,钱先生既然负责教导,肯定是有过相关的指导。
有着成熟的方案在,他们的进度也并不慢。
……
在离开了研究室之后,白杨手中拿着惯性制导中,有关陀螺仪的资料,找到了钱先生的办公室。
不过这个时间点,他们都还在学部那边授课,因此他也没有例外的扑了个空。
但白杨也没离开,蹲在门口等了起来。
三月份过后,天气已经渐暖,站在走廊之上,倒是不太冷了。
在等待期间,白杨的大脑也没消停,望着外面生出绿叶的树丛,开始思索今后的发展。
光刻机那边,若是与蔡司公司合作,研究光学镜头,解决接触式问题之后,芯片的整体成本也会降下来,各个部队的武器装备也都能用得起。
毕竟无论是导弹模块,中心电子计算指挥,坦克火控等,都需要用到芯片模块为基础。
等到9-13战机整体完美列装,解决领空问题之后,下一步还要想办法发展轻工业,坦克的火控系统、与复合装甲也可以试着推进一下。
……
“白杨,你怎么在这?等了多久了?”不知过了多久,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转过头去,便看到一脸惊诧的钱先生。
“没多久,这次来找钱先生询问些问题。”白杨挥了挥手中的文件。
“行,快进来吧,你要找我去教室叫我一声就行了。”
“没必要在这等。”钱先生推开房间的门,让白杨跟进来,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那边的研究暂时不用我,在这等等也没事。”
“教育任务同样重要。”白杨不在意的笑了笑,走进办公室后,就在对面坐了下来。
“这次找我什么事?”
“是强相干光源陀螺仪的事情。”
“是这个啊……”钱先生了然的点了点头。
采用环形光路干涉测量角度速度的原理,在13年的时候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并未有所发展。
大概会在60年左右,激光才会首次出现,之后的几年中,各国便相继展开了用激光,来探测角度变化的仪器,也就是激光陀螺仪。
“这个可就有些难了……”钱先生眉头微微皱了皱,转而问道:“戈登·布兰科的那篇论文你看了吗?”
“看了。”虽说西方对龙国实行封锁,但有关理论学术研究方面,想要获取到还是有办法的。
戈登·布兰科在今年发布了一则论文,指出了可以用光激发原子的理论。
这个时候,激光的概念还没有出现,还是以爱因斯坦的受激辐射概念为主。
“钱先生若是有想法,咱们国家也可以开展相关的研究。”
“资金方面我来想办法解决。”
钱先生闻言,开始思索了起来。
“可以,但具体的,我需要与上面谈一谈。”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现在随着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展,等到风洞也建成之后,导弹研究的进展肯定会比他预计的要快很多。
因此,未来的导弹制导研究也可以提前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