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白杨的计划书!钱老眼前一亮!(求订阅!)

算了算时间,距离郭先生回国也很快了,大概也是在十月份。

白杨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尤其是未来风洞建设中,最关键的激波管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高压气体的快速膨胀产生激波,接着激波在气体中传播,使得被驱动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变化。

不过目前为止,爆炸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直到郭先生回国之后,带着人在58年左右,才研究突破成功。

这项技术,可以说对国家的风洞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也是这项技术,让龙国仅仅以8万元的资金,就建造了一台超过鹰酱的大型激波超音速风洞。

钱先生的讲课还在继续,基本上都是以空气动力学基础为主,偶尔也会讲述一些未来发展技术的概述。

白杨作为助教,今天也是刚来,因此也就做了自我介绍,其他时间都在一旁跟着听课。

……

担任助教的任务并不轻松,但对于白杨平常的科研任务而言,已经算得上是较为轻松的工作了。

因此,白杨也就趁着这些空闲时间,在老丈人与李老的安排下,将婚事给定了下来。

顺便将集成电路研究发展规划书给写了出来。

56式战机的欢庆逐渐消散,龙国也逐步恢复了平静。

但随着第五院的建立,龙国科研像是有了方向一般,凝聚成了一团。

针对科学家的保护也随之增长,这段时间科学家失踪事件也少了许多。

而白杨这边,最终的安全等级也终于下来了!

这天,力学研究所学部办公室内,白杨将昨晚的课题基础资料整理了一下,便拿起一旁的电子工业发展计划报告,准备一会去找一下钱副院长。

不过就在这时,一道人影走了进来,是钱副院长的秘书。

“白助教,钱副院长找你。”对方开口道。

“哦,好,我马上过去。”听到对方的话,白杨看了眼手里的计划报告,立即点了点头。

不过心里还是有些疑惑,不知道对方突然找自己干嘛。

等对方离开后,白杨又检查了一遍手里的计划报告,确定没什么问题之后,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白杨,你这是要去哪?”出门时,刚好碰到了回来的钱先生。

“钱副院长那边让我过去一趟,我这也刚好将我写的报告书提交上去。”白杨挥了挥手里的报告,笑着回应道。

两人在一个办公室,对于白杨所写的东西,钱先生也是清楚的。

“好,你好好的去干吧。”钱先生闻言,也知道白杨将报告提交上去之后,也该走了,略微有些不舍的挥了挥手。

“感谢钱先生这段时间的教导!”白杨也郑重的感谢了一番,随即转身离开了。

……

很快,白杨轻门熟路的来到了钱副院长办公室。

“来了!”对方见到白杨进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将手里的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你的安全等级更改文件已经下来了,等你回去,就带着钟文家的姑娘,搬去中关楼那边。”

中关楼小区,是专门安置回国的留学生与尖端科研人员的。

保密与安全等级最高,钱副院长与钱先生也都住在那边。

“那不是能跟你们当邻居了。”白杨接过文件,嘿嘿笑了两声。

“对,我看了一下,给你安置的地方距离我们家也不远,有时间多来逛逛。”

“你们这订婚的事情都谈好了,也该考虑孩子的事情了。”钱副院长是知道两人订婚的事情的。

钱忠文当时,也找了比较亲近的几个家族成员,递交了邀请,他和钱先生都参加了。

“已经在努力了。”

“对了,钱副院长,这个你看一下,是我接下来要建设的项目。”白杨看了眼给自己安排的地址之后,便将另一只手里的计划书递了过去。

“那么着急啊,怎么不多休整一段时间?”他伸手接过文件,诧异的问道。

“不用了,我这休息的时间已经够久了。”白杨坚定的说道。

计划开展之后,他接下来需要一边选出一些人进行教导,一方面也要对计算机研究室进行建设。

“让你当助教,你这当成休息了。”钱副院长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打开了文件。

“是913战机的机载导弹研究项目吗?”

“不是,是电子工业发展方面。”

随着白杨的话音落下,钱副院长也打开了文件,看到了计划书的标题。

《龙国电子工业科技发展规划——集成电路》

《单晶硅半导体研究》

……

从生产单晶硅,到集成电路方式,这项计划书都有着标注。

“怎么不用锗来制作半导体?”他在看到计划中未来发展,半导体研究制造材料上,白杨选用了硅作为基础材料,有些好奇的问道。

他对半导体也是知道一些的。

目前国外在晶体管的研究制作上,多数还是以锗为主。

锗有着导电性强与灵敏度高的优点,因此半导体材料研究方向上,还是以锗为主。

“这种材料的导电性虽然强,但耐热性太差,并且造价要昂贵许多,并不适合。”白杨摇了摇头。

锗确实要更适合制作晶体管,但随着工作环境的日益恶劣,动不动就是上百的温度。

而用锗制作的晶体管,只要超过八十五度,就会成为废管。

而硅制作的晶体管,最高温度却可以达到三百度。

并且提取原料上,用石英矿石即可提取,也就是平常的沙子或者打碎的石英块。

钱副院长闻言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毕竟之前都已经说好了,让白杨自主决定研究方向。

他继续往下看去,当看到类似于印刷一般的平面工艺之后,不禁让他眼前一亮。

“这个加工工艺……”不得不说,这个工艺设想很巧妙,采用相机曝光与刻蚀的方式,将晶体管与各种元件印刻到一个平面上。

甚至还涉及到精度加工方面。

……

“不错!”等到计划报告都看完之后,钱副院长赞赏的点了点头。

不谈能否成功,毕竟在这方面,没有一个国家能给出建议。

但这层层递进的生产工序与天马行空的加工设想,却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