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安全飞行手册出来!数据爆炸!(一更求订阅!)

emes-15火控系统。

是装载在豹2家族中,A4型坦克上的一种继承火控计算机,配备着双倍稳定住瞄准器。

而在主瞄准器器中,集成了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可进行全天候应用作战。

在二战之后,大多数火炮开始安装了火炮稳定器。

具备火炮单项或双项稳定功能,从而进行短停射击。

而在60年代之后,随着坦克越来越快,火炮和炮塔越来则越来越重。

如此一来,单纯的火炮稳定器,已经不能保证坦克拥有足够的精准度。

因此,坦克依旧要在短停或低速下,进行射击!

如此一来,就大大暴露了坦克在敌火之中的时间。

为了解决坦克在高速移动下的,有效火控射击。

便想办法,将舰炮与高射炮的指挥仪火控缩小,用于坦克火控系统。

而系统所奖励的这项火控系统,也是豹2坦克,在八十年代所改进生产出来的。

也是当时国际上最优秀的火控系统之一。

只不过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会想到,无人机的出现,改变了陆战的格局。

不过想要将这项技术研制出来,还是要想办法。

先将集成电路给研制出来才行。

并且913战机的雷达和导弹系统想要继续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也要随之推进。

尤其是r40半雷达制导,需要精确的定位与计算,才能形成精确超远视距制导。

接收完系统给予的知识之后,白杨抬头望着天花板。

针对接下来的发展,也有了个大概的想法。

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电子计算机。

未来想要发展信息化,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但想要发展起来,也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撑。

因此外汇也不能落下。

必须要尽快在不影响重工业发展的情况下,发展出轻工业产业链。

若是没有经济,即使有系统奖励的成熟完善的知识,也无法发展起来。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吴克明还在继续驾驶913战机进行试飞,检测战机各项飞行参数。

大概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架经过几次发动机更换后的战机,终于完成了所有测试。

吴克明费力的脱去身上的代偿服,而工程师们则是第一时间围在了战斗机周边,查看是否有所损伤。

“辛苦了,吴克明同志,这次应该就是最后一次测试了!”

“过段时间,相关完善的数据,便会出现刘首长与聂首长他们的手中。”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国家的飞行员,便能够驾驶着这架战机,在咱们国家的领空肆意翱翔了!”

白杨走上前,看着满头大汗的,在几人的帮助下,费力拖着代偿服的吴克明,笑道。

战机内加速后,虽然经过了三级冷却,但温度依旧在五六十度。

尤其还要穿着厚重的代偿服,显然并不轻松。

不过好在,这架战机平常的时候,并不会随意起飞。

“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荣誉!”吴克明也咧了咧嘴。

想到自己的战友们,将会驾驶着这架战机飞天,就忍不住兴奋的说道。

在两人谈话间,钱文亮拿着一沓数据图走了过来。

“白所长,数据出来了!”

他走到了白杨身边,说着将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

“米格25rB在1.5马赫以上进入全加力模式,规定长时间巡航速度为2.35马赫。”

“而在速度达到2.4马赫~2.65马赫之间的时候,飞行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

“而在2.65~2.83马赫之间,飞行时间需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当飞机重量24吨干净构型,内油约4吨时,飞行极速2.83马赫,实用升限约22000~23000米高度。”

“如果飞行速度超过2.83马赫,飞机可能会出现安定性问题,导致剧烈震颤或飞行不稳定,从而引发飞机事故。”

“若是发生问题,必须要尽快降低爬升度,在6000米拉开弹跳,还有生还的可能。”

白杨一边看着图标中的一道道弧线,一边听着钱文亮的讲解。

他们现在测试基本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为这架战机编写安全驾驶手册了。

弹射安全保护中,一般高度为3000到6000米。

超过这个数值,稀缺的空气可能会让加大飞行员的危险。

不过在米格25上,有关驾驶员,也同样有个奇迹。

一个斯拉夫超人,在将近三马赫的飞行速度下,拉开了跳伞,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后面虽然推算说,是因为飞行员身材矮小,迎面射流都被座椅挡住了的原因。

但在这种速度下跳伞,能够活下来,称之为超人也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结构硬度方面,一辆坦克甚至能够顺着机翼爬上去。

这台用火箭发动机改造,由高强度不锈钢材质焊接而成,大功率电子管雷达等一系列精度不高,堪的上粗犷的战机。

在精妙的布局配合和暴力推动下,完成了突破三马赫速度的壮举。

当然了,想要突破三马赫,可能还要改成侦察机才行。

……

“可以了,今晚我们回去,将这些数据全部汇总一下,编写成册。”

“顺便将安全手册也一起编写出来,一起交给刘首长他们。”等看完数据之后,白杨将报告图还了回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试飞测试,最大加力巡航速度,最大巡航程,还有瞬时盘旋能力等等,都完善了下来。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数据交给领导,而后让他们确定战机的生产与分配情况。

“吴克明同志,等我们晚上统计完,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嘿,我可休息不了多久,56式马上也要装机成功了,我要去试飞。”吴克明此时换上了常服,听到白杨的话,摇头笑了笑道。

说实话,这才刚刚结束试飞不久,就要进行下一场的试飞工作。

虽然很累,但他只感觉到很幸福。

若是每段时间都能够试飞战机,他觉得自己做梦都能笑死。

这代表着龙国航空研究,在接连不断的突破进步。

“56式……也对,到这个时候了!”现在已经来到了五月份,在他们试飞的时候,发动机就已经研制成功,准备装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