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二更,求月票!)

白杨针对工业标准化的实施,思考了一些时间。

随着研究所建设完成之后。

他决定,先以自己的研究所和三轧钢为第一试点,制定标准化。

等待标准化方案成熟之后,之后国家随着发展,若是有需要的组织,都可以来进行学习。

总体而言,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控制生产,用来实现工作过程协调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对生产的质量、数量、时间、程序等等去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若是可以,在截击机项目研究结束之后,针对航空飞机的生产,也申请实行标准化生产。

当然,有关于工业标准化,白杨肯定还要提交一份给计划部。

虽然标准化看起来挺简单,但这可是一项庞大而又繁杂的项目。

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情况,还有各个工业种类去制定。

不可能一个小团队就能完成的了的。

需要专门设立一个管理组织出来。

“没想到白杨在管理上也有如此深的研究。”大致看了一遍方案的杨厂长惊诧的说道。

“标准化在古代秦朝时期就有了,不足为奇。”白杨笑了笑,“我这也是站在历史,回望今天而已。”

“好,说的不错。”杨厂长闻言,顿时赞叹了起来。

白杨这话说的漂亮。

“行,我这几天,就找各个部门车间的主任们讨论一下,想办法制定个完善的标准出来。”

自从Aod炉,真空感应熔炉,电渣重熔炉等冶炼炉被相继研制出来之后。

三轧钢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热轧等工序了。

还要承担不锈钢,合金钢还有其他钢种的生产。

随着生产产品增多,管理上也变得有些繁杂。

尤其是每个炉子,都需要在教导一批操作工人出来。

因此,制定标准对于厂子来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哦,对了,哈工大那边也有消息传来了,是电热毯的事情。”就在白杨准备离开时,杨厂长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开口叫住了他。

“这眼看着已经要入秋了,在冬天之前可以多生产一批。”

“关于分厂建设,上面已经批下来了,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看着给李副厂长多留几个名额就行了。”

到时候肯定会组织上派人下来管理,分厂厂长这些职位肯定是已经有了人的。

“好。”他也知道白杨与李副厂长的事,因此也没有太意外。

“那我走了?”

“走吧,没事了。”杨厂长摆了摆手说道。

……

回到办公室之后,机载雷达的研究,已经交给了刘永坦。

他就继续按照脑海中的技术,开始设计机身冷却系统。

米格25在想要突破“热障”,强大的冷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若不然,还没等材料先撑不住,飞行员就先被热没了。

其实针对未来的发展,在与毛熊决裂之前。

战机和第三代计算机,白杨都有信心能够完成研制工作。

甚至坦克上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但即使如此,他依旧没有太大的安全感。

若是有四代计算机技术,星链技术,无人机技术……他倒是有些安全感。

针对未来畅想了一番,白杨继续回归到了工作当中。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一步步的发展,尽量将基础建设与经济给搞定。

若不然,即使有技术,也无法实现。

这次的米格25,也是因为其具备的独特性,让他有条件进行实现研制。

……

翌日,白杨带着钱文惠来到了中科院。

“你好,同志,我是中科院三轧钢研究所所长,白杨。”

“这位是我的助理,钱文惠。”

“这次来见钱副院长。”白杨走到警卫的面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对方接过身份证明查看了一番,确定没问题后便点了点头,让他们进入了中科院。

进入中科院之后,白杨有着上次的经验,一路来到了钱副院长的办公室中。

“笃笃笃……”

“进来!”

“钱副院长,好久不见。”进门后,白杨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眼前这个坐在办公室内,国字脸,头发有些稀疏的中年人,就是龙国未来的原子能开拓者,原子弹之父。

他与他的妻子,也被西方誉为东方的“居里夫妇”。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正是出自对方之口。

也是在他的号召下,郭老等人在之后相继回国。

“小杨,还有钟文家的姑娘也来了,都坐吧,不用拘谨。”见到是白杨两人,钱副院长露出亲切的笑容说道。

等到两人都坐下之后,他再次开口了。

“你要申请的截击机研究项目我看了,可行性很高,我给你通过了。”

“小伙子做事还是很全面的。”他说的是白杨找奉天沈飞局帮忙做背书的事情。

“不过你也不用怕,只要研究项目有成功率,我们也不会卡着你。”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也只是在他这,在他事情上,年轻人准备充分一些,也是件好事。

说完了申请的事,白杨也说起了另一件正事。

“钱副院长,我们研究所已经确立那么久了,是不是也该给我们分配些人过来了。”

“你也知道,我们研究所负责的项目有多少,后续我还打算设立一个电子计算机研究项目。”

“这些都急需人才啊。”白杨一脸愁容的说道。

“你小子,放心吧,人不会少了你的。”

“把名单给我吧。”钱副院长伸手笑道,对方一进门,他就看到对方手里的单子了。

一般来说,能进门跟他谈的,都是一些同辈的人,或者就是年纪更大的。

技术方面,面对年轻人,他们也都是教导为主。

白杨这种年轻,但在科研领域又出众的倒是少见。

“给,除了研究所的名单之外,我还想组一个流体工程力学专业的科研小组,参与到截击机的研究。”白杨连忙将手里的清单递了过去。

“没问题,这些我都给你看看吧。”上面都是目前研究所,正在研究的项目申请名单。

而电子计算机这一栏,只有项目,暂时还没有需要人手的打算。

看到电子计算机,他倒是想起了华先生那边。

白杨这个小伙子,看样子在计算机领域也有很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