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果然!这很毛熊!(一更求订阅!)

“也可以这么说,自从参观了毛熊的技术之后,导弹与火箭的技术给了我很大的灵感。”

“战机若想要飞的更高,更快,就需要更强大的动力引擎。”

“剩下的,就是想办法延长发动机的寿命,与飞行员的安全。”白杨沉吟了一下说道。

将这项研究的想法提前到了在毛熊留学时期。

“这……怪不得,你还真是在毛熊那学到了精髓。”闻言,高领导略显无奈的的说道。

不过说起来,米格17的机体设计上,也如同在一颗导弹上装了两个翅膀。

但不得不说,在这台发动机被研制出来之后,若是能够解决机体材料问题,还真可能实现导弹载人飞行的壮举。

只不过其中不仅仅涉及到精妙的气动布局,对电子设备的要求同样也很重要。

以国内的情况,没有高速风洞,低速状态还能保障。

但若是想飞高速,就只能依靠试飞员一点点加速,不断地进行测试推算了。

其实只要能够测试战机,在一马赫到二马赫之间的数据,基本上就能推算到后续的参数了。

今天的加力测试中,也并未测试到极限。

11吨的推力,是通过推算得出的大概参数。

“你要是有想法了记得跟我说,咱们可以多聊一聊。”在分别之时,他神色认真的对白杨说道。

“没问题。”白杨挥了挥手,目送其上了车。

“余厂长,我这几天就将工作交接下,然后就回去了。”

“不过,我相信,不久后我还会回来的。”

“那我等你。”余厂长欣慰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

在测试结果出来后不久,第二工业机械部也收到了消息。

王副局在接到消息之后,便第一时间找上了李领导。

“报告,轴流式发动机科研小组回信,发动机的研究测试结果出来了,针对接下来的安排,还需要您指示。”

王副局请示进门后,便第一时间汇报了一下情况。

“快给我看看。”李领导闻言,连忙起身接过了报告文件,迫不及待的查看了起来。

“王副局!”这时,办公室内另一个中年人笑着打了个招呼。

“刘局长,你怎么也在?”见到对方,王副局也笑着回应了一下,顺势坐了下来。

“我来找领导谈坦克装甲研究的事情。”刘局长负责的是军工局,也包含坦克,导弹,枪械等军工武器。

“复合装甲那事吧。”

“是啊,白杨同志自从提了个理念出来之后,就什么都不问了,装甲工程部却是为此都快挠破头皮了。”刘局长有些无奈的摇头说道。

“白杨这边你最近就别想了,他还有重要的研究在做。”王副局没有说明情况。

轴流式发动机研究,还处于保密阶段,知道的并不多。

“在你那边啊……”刘局长了然,怪不得最近都没怎么收到白杨的消息了。

不过在看到王副局的态度,他心中不免有些好奇,是什么研究,藏得那么严实。

“这个动力参数……”就在这时,李领导像是看到了什么,神色闪过一丝惊愕。

“好啊,太好了,真是了不得啊!”

……

刘局长看着李领导的神色,越来越激动。

对于那份文件报告的内容,也是越发的好奇了起来。

是什么研究,竟然能让大领导如此惊叹。

不过没有领导的允许,他也只能忍着。

等李领导看完放下文件,刚准备开口,就察觉到一旁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

侧头看去,便看到刘局长此时,正望眼欲穿的看着他手中的文件。

脸上满是好奇,但却又在极力克制着。

“你要不要看看?”看到对方,李领导倒是想起了报告上针对发动机应用的讨论。

“不不不,我就不看了。”

“没事,这份资料与你们部门也有关系。”这个时期,针对导弹的研究并不是很明确。

航空局在全力引进研究战斗机,因此暂时归属在了军工局。

直到钱先生回国,设立国防工业后,龙国的导弹研究才正式开始。

因此,报告上提到了发动机在导弹上的应用,李领导第一时间想到了军工局。

“嘿,那我就看了。”得到允许之后,刘局长也不客气了,迫不及待的将文件给接了过来。

然而当他看到文件上的数据之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11吨的加力推力,这还是用在航空飞机上的,要考虑到各种材料与寿命问题。

这若是改进一下用在导弹上,就是一次性的,根本不用考虑那么多。

达到两倍音速完全没问题。

至于制导问题,先把动力解决了,总要一步步来。

早期的导弹一般是不会超过2.5马赫的。

即使装载了红外导引头,最先进的响尾蛇导弹,也无法突破这个速度。

直到76年之后,液氮/液氦导头冷却技术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哪能用在战机上啊,直接改一改用在导弹上多好。”

“让我看看是……白杨!?”

怎么又是这个同志?

“对,这款发动机是白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带领团队研制出来的。”

“初衷是用于战机引擎,但数据你也看了,太过于极端,其他研究人员都建议,可以先用在导弹引擎上。”

“白杨同志对此也没意见,若是想要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可以找他进行改进讨论。”李领导点了点头,将情况给说明白了一点。

“嘿,那就好,领导,你这次怎么说也要把白杨同志给请过来!”刘局长闻言,心中有些开心。

这莫名其妙的捡了个先进的导弹发动机,这趟没白来啊。

“看情况吧,白杨同志也有研究工作要做。”

“你先找人看看,能否进行改进。”李领导对此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哪项工作不重要。

而且从其他人的报告评价来看,白杨还是没放弃研究高空高速战机。

“好吧!”刘局长看着手中资料,心里想着,不管怎么说,也要找白杨亲自谈一谈。

无论是复合装甲还是现在的发动机技术,都是他们军工发展最重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