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能够焊接的“不锈钢”(求订阅)
一个仓库内的文件,几乎都是毛熊援助的与航空发动机相关的资料。
其中最多的还是vk-1f发动机全部资料数据。
航空发动机的原理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其中的加工工艺与零件材料。
没有具体的数据图纸,光靠概览是无法完成一台发动机的研制的。
甚至涡轮上的一些小孔出现偏差,也可能会使得研制出来的航空发动机整体性能发生变化。
白杨随手抽出一份文件夹看了看,是有关vk-1f发动机的涡轮图纸数据。
厚度,半径,叶片螺旋导程……每一处数据都被标注的很清楚,后面甚至还标注了运行后,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和温度。
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喷口……这些主要的发动机构造数据都在这里。
而白杨最关注的无疑是压气机部分。
“明白了,那就麻烦李科长了。”白杨将文件重新放了回去说道。
“这有什么麻烦的,走吧,我先带你去登记,之后带你去你以后工作用的办公室。”李科长见到他了解完了,便准备带着两人离开。
奉天航空发动机厂,对于白杨的到来还是很重视。
从抵达之后,几乎都已经安排妥当,没有任何的怠慢。
离开文件储藏室之后,李科长带着两人先去进行了登记,之后又带着两人到了办公室。
这一趟趟介绍下来,一上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过去了。
白杨也正式以航空材料工程师的身份,入驻了奉天航空发动机制造厂。
……
“终于安定下来了,接下来我们要干嘛?”办公室内,李科长刚走,钱文惠就环绕着办公室舒展了一下身躯,紧接着便一脸期待的看着白杨,询问道。
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展自己的工作了,但这还要看白杨怎么安排。
“你等我想想。”白杨看着手中的文件,心中开始思索了起来。
“你先去现场,把各个工序的加工报告给取过来吧。”他并未打算针对vk-1f发动机继续研制,而是研制r15-300发动机。
因此,初期的工作是了解各个机床的加工数据。
而后安排一些燃烧室与涡轮盘的高温合金应用研制工作。
这些研究进度,也能用在后续的发动机研制工作当中。
白杨所研究的高温合金属于是铸造高温合金,用在涡扇发动机上也完全没问题。
现在毛熊那边已经将镍、钴等珍贵材料送了过来。
虽然是分批,但对于发动机的研制工作用量是完全没问题的。
龙国方面也开始初步建设高温合金生产厂。
等到建设完成之后,无论是用于国内生产,还是用于交易,都会得到解决。
“好的。”钱文惠收到工作安排后,立即跑去忙碌了。
而白杨,则是拿出刚刚从文件储藏室拿出来的资料,而后又将高温合金的性能数据,在脑海中调取了出来。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白杨没有急着将r15发动机技术图纸绘制出来。
而是将钱文惠统计好的车床,与所生产的零件数据记录了下来。
在确定车床的加工工艺,能够满足之后的研制要求之后。
剩下的,就是根据零件工作后,所要经历的压力与温度。
而后对比高温合金的性能,用在关键零件生产上。
比如燃烧室,涡轮叶片等。
这天,白杨与钱文惠回到家中,两人第一时间并不是休息,而是继续工作。
“啪啪啪……”
算珠撞击在算盘外板上,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响声,手指在灯光下形成了一道道残影。
颇有节奏的声音,并未打破房间内的气氛,反而逐渐让人沉浸其中。
“文惠,这是最后的涡轮扇叶零件,放进二维数据计算之后,便按照零件设定的要求,筛选一下哪些零件,有必要采用高温合金。”
就在这时,白杨的声音打断了算盘珠落的声音。
他坐在椅子上,微微后仰身子,便将手里的文件递给了身后的钱文惠。
“没问题。”
钱文惠头也不抬的,就顺手接了过来。
她手中还在拿着个算盘,计算着高温合金制成的涡轮盘在二维数据中,会对发动机整体数据造成什么影响。
有关于高温合金,在发动机各个零件上的应用,基本上都已经统计完成,剩下的就交给钱文惠就行了。
而白杨……
他收拾了一下桌面,而后郑重地摊开一张纸,手中的铅笔在记忆的推动下,开始在纸张上滑动了起来。
接下来,他要将r15-300发动机的大概技术图纸给画出来。
这么庞大的资料,即使有脑海中的成熟技术,白杨也不可能自己一个去完成。
当然,给他时间,也不是不能,但却没这个必要。
只要这台发动机的研究能够通过申请,接下来,要么派人给他,要么整个厂掉头配合他。
不过申请通过之后,多半是要派人给他。
余厂长不可能为了一个还不确定的研究,就放弃vk-1f的仿制。
即使r15-300发动机的各项指标很诱人,对龙国来说,甚至称得上划时代。
……
米格25在被研制出来之后,随着不断的改进,也相继打破了各项世界纪录。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71年的中东战争中,一名戴胜鸟国家的飞行员,发射了一枚Aim-9响尾蛇近距离格斗弹,都未追上米格25。
响尾蛇的最高速度,可达2.8马赫。
而米格25战机的最高加力飞行速度,却能够达到3.2马赫。
在导弹还未发展起来之时,米格25无疑是黑科技般的存在。
除此之外,面对着电磁干扰,米格25装载的电子管设备,依旧能让其正常运行。
在海湾战争中也算是出了一把风头。
最重要的是,这架战机并未采用太多的钛合金,可以进行大量生产。
当然,这架战机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寿命问题。
毕竟是根据巡航导弹发动机改进而来。
在加速状态下,飞回来发动机基本上就报废了。
不过相比于钛合金,需要大量的铆接工艺拼接。
能够焊接的“不锈钢”。
在经济性上,就已经完全盖过这个缺点了。
毛熊的技术理念确实很有独特性,在坦克研究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