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娇养了镇国大将军西瓜很甜
第227章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小
大
六月中的时候土豆就可以收获了,魏林夕抽空回了一趟村里,看到家家户户都在收土豆,一筐筐摆在筐里,打算快点收拾一下就放进地窖里去。
安家原来的院子里也种了土豆,前两天开始二老爷已经回来开始收了,这次屋前屋后一半种了土豆一半种了红薯。
二老爷带着三个侄子收了两天,终于将所有的土豆都刨出来了,堆在一起还是非常壮观的。
不过这些土豆她只有一半的使用权,另一半被安子珝要去了。
如今松树村的村民已经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土豆,后山的土豆苗也越来越多,是时候往上报一报了。
要不然等别人发现报上去,安子珝这个百户都不知道,这就不太好了。
从前是怕怀璧其罪,但现在整个村子都在种,后山也有,安子珝已经是百户了,上报也不会出什么事。
至于他们是继续上报朝廷还是就此打住,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而村民觉得这东西好,主动告诉其他村子,送几株苗,让他们去后山挖一挖,也
很合理。
毕竟,民意是止也止不住的。
不过安子珝要的一半也不只是为了上报,还有就是放在百户所里,做成饭菜给士兵们吃。
只要让他们吃到了,觉得好,没风险,等松树村的消息一出,他们才会主动找上门,而不是被动接受。
老村长这边也打过招呼了,土豆也不是白给,甚至愿意的可以育一点苗低价卖出去,换个辛苦钱。
得到的越是不易,很多人才会越加珍惜。
只是安子珝一番苦心也不过是他治下的百户所,和军户,至于其他的地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不费那功夫。
不过这三分之一的土豆安子珝也是给了钱的,虽然不多,但却是按照粮食的价格给的。
魏林夕还能说什么呢,当然是愉快接受啊。
然后她就带着人开始育苗了,有钱不赚白不赚,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况且他们自己也要种,都是顺手的事。
唯一的不好处就是,安家现在住的地方没有地窖,没办法储存太多的土豆,还是只能放在村里宅子的
地窖里,吃的时候来拉一点。
但百户所的那三分之一第二天就被送去了,当天百户所的士兵们都吃上了炖土豆。
做的方法是伙头兵特意去学的,就在老村长家看着做了一遍。
鉴于百户所都是大锅菜,炒土豆丝显然不现实,炖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了,还特意炒了猪肉爆香,等一块块土豆吸饱了汤汁,变得绵沙,不好吃才怪。
大头兵们虽然是第一次吃土豆,也奇怪这黄黄的东西是什么,芋头不像芋头萝卜不像萝卜的,但只要吃过一口就会喜欢上这个味道。
然后他们自发的打听这到底吃的是什么,等看到那土疙瘩似的东西,一个个都惊讶的想着东西真能吃?
等听到负责做饭的伙头兵说到产量的时候,都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不过更多的却是不相信,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以前都没发现,也没人种啊。
“不信就算了,这是我在松树村老村长家亲眼见的,就在菜地里种了一小块收获了三大筐,听说现在种还能种
一季,等落雪前就能收。”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说是村民在山上偶然发现的,百户夫人觉得这东西新奇,就研究了一下能不能吃,之后才知道这真是好东西。”
伙头兵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开始说不相信的人也信了三分,有一些心思活络的却想着改天就去松树村看看,是不是真的和他说的那样。
要是真是那样,那他们也可以种啊,就算出钱买种子他们也愿意啊。
只要赶得上在菜园子里种一块,家里就能多省一点粮食,明年春天家里的孩子也不用饿肚子了。
春天青黄不接是最难
捱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里有一半家里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吃不饱是常有的事。
越想越着急,恨不得今天就回去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松树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一个个着急上火,看起来倒像是来打架的似的。
不过所有人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想问问土豆的事。
幸亏老村长早有准备,也提前知会了村民,这才没闹出什么事来。
而且不
仅没闹出事来,反而有些其乐融融的样子。
照魏林夕的话来说,这都是生意啊。
不过这生意魏林夕没掺和,她现在都是百户夫人了,这种事能不露面就不露面了。
趁着有空她又去了一趟养猪场那里,看了看十几头茁壮成长的小猪,偶然注意到了这里大片的空地。
当时买地的时候就买了很大一块,因为这里的地实在不值钱,周围没什么人烟盖房子都不好住。
所以在建养猪场的时候,虽然房子没建几间,院墙围的却大,为以后扩建猪圈做准备。
现在那些地都空着,只有一小块被开成了菜地,长势很好,绿油油的青菜足够这里的孩子们吃。
魏林夕看着那片空地扼腕,这大片土地空着不是暴殄天物吗,种土豆,一定要种土豆!
至于为什么不在正经田地里种土豆?
因为安子珝三令五申,不管以后多少人来询问中土豆的事,首先第一条就是,它绝对不能占用耕地。
最起码在朝廷明令田地里可以耕种土豆之前,绝对不可以。
安家原来的院子里也种了土豆,前两天开始二老爷已经回来开始收了,这次屋前屋后一半种了土豆一半种了红薯。
二老爷带着三个侄子收了两天,终于将所有的土豆都刨出来了,堆在一起还是非常壮观的。
不过这些土豆她只有一半的使用权,另一半被安子珝要去了。
如今松树村的村民已经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土豆,后山的土豆苗也越来越多,是时候往上报一报了。
要不然等别人发现报上去,安子珝这个百户都不知道,这就不太好了。
从前是怕怀璧其罪,但现在整个村子都在种,后山也有,安子珝已经是百户了,上报也不会出什么事。
至于他们是继续上报朝廷还是就此打住,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而村民觉得这东西好,主动告诉其他村子,送几株苗,让他们去后山挖一挖,也
很合理。
毕竟,民意是止也止不住的。
不过安子珝要的一半也不只是为了上报,还有就是放在百户所里,做成饭菜给士兵们吃。
只要让他们吃到了,觉得好,没风险,等松树村的消息一出,他们才会主动找上门,而不是被动接受。
老村长这边也打过招呼了,土豆也不是白给,甚至愿意的可以育一点苗低价卖出去,换个辛苦钱。
得到的越是不易,很多人才会越加珍惜。
只是安子珝一番苦心也不过是他治下的百户所,和军户,至于其他的地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不费那功夫。
不过这三分之一的土豆安子珝也是给了钱的,虽然不多,但却是按照粮食的价格给的。
魏林夕还能说什么呢,当然是愉快接受啊。
然后她就带着人开始育苗了,有钱不赚白不赚,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况且他们自己也要种,都是顺手的事。
唯一的不好处就是,安家现在住的地方没有地窖,没办法储存太多的土豆,还是只能放在村里宅子的
地窖里,吃的时候来拉一点。
但百户所的那三分之一第二天就被送去了,当天百户所的士兵们都吃上了炖土豆。
做的方法是伙头兵特意去学的,就在老村长家看着做了一遍。
鉴于百户所都是大锅菜,炒土豆丝显然不现实,炖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了,还特意炒了猪肉爆香,等一块块土豆吸饱了汤汁,变得绵沙,不好吃才怪。
大头兵们虽然是第一次吃土豆,也奇怪这黄黄的东西是什么,芋头不像芋头萝卜不像萝卜的,但只要吃过一口就会喜欢上这个味道。
然后他们自发的打听这到底吃的是什么,等看到那土疙瘩似的东西,一个个都惊讶的想着东西真能吃?
等听到负责做饭的伙头兵说到产量的时候,都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不过更多的却是不相信,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以前都没发现,也没人种啊。
“不信就算了,这是我在松树村老村长家亲眼见的,就在菜地里种了一小块收获了三大筐,听说现在种还能种
一季,等落雪前就能收。”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说是村民在山上偶然发现的,百户夫人觉得这东西新奇,就研究了一下能不能吃,之后才知道这真是好东西。”
伙头兵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开始说不相信的人也信了三分,有一些心思活络的却想着改天就去松树村看看,是不是真的和他说的那样。
要是真是那样,那他们也可以种啊,就算出钱买种子他们也愿意啊。
只要赶得上在菜园子里种一块,家里就能多省一点粮食,明年春天家里的孩子也不用饿肚子了。
春天青黄不接是最难
捱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里有一半家里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吃不饱是常有的事。
越想越着急,恨不得今天就回去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松树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一个个着急上火,看起来倒像是来打架的似的。
不过所有人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想问问土豆的事。
幸亏老村长早有准备,也提前知会了村民,这才没闹出什么事来。
而且不
仅没闹出事来,反而有些其乐融融的样子。
照魏林夕的话来说,这都是生意啊。
不过这生意魏林夕没掺和,她现在都是百户夫人了,这种事能不露面就不露面了。
趁着有空她又去了一趟养猪场那里,看了看十几头茁壮成长的小猪,偶然注意到了这里大片的空地。
当时买地的时候就买了很大一块,因为这里的地实在不值钱,周围没什么人烟盖房子都不好住。
所以在建养猪场的时候,虽然房子没建几间,院墙围的却大,为以后扩建猪圈做准备。
现在那些地都空着,只有一小块被开成了菜地,长势很好,绿油油的青菜足够这里的孩子们吃。
魏林夕看着那片空地扼腕,这大片土地空着不是暴殄天物吗,种土豆,一定要种土豆!
至于为什么不在正经田地里种土豆?
因为安子珝三令五申,不管以后多少人来询问中土豆的事,首先第一条就是,它绝对不能占用耕地。
最起码在朝廷明令田地里可以耕种土豆之前,绝对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