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160章

 大房夫妻俩生怕二房将来日子过不下去,会缠上他们,不仅不找二房借任何东西,就连有时候何明杰看家里做了好吃的,想叫侄子过来吃两口,大房夫妻俩也坚决不许。

 这样,他们将来就能理直气壮地拒绝借钱给二房了,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何田不置可否,原主把何兴旺养大,又给他娶妻成亲,责任已经尽到了,难道他还要管儿子一辈子不成?

 何芳林自从上次被何田骂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娘家来。后来回来了,也只在大房那边呆着,不跟何田和二房的人接触,也是一副要划清界限的架势。

 只有逢年过节,怕被外人说嘴,才意思意思一下,托杨大凤转交给何田一盒粗制点心,算做是年节礼。

 何田也不介意,他本就没图这个便宜女儿的孝敬,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春去秋来,转眼间何田读书一年多了。尽管他刻意收敛,老童生依然当他是天才,夸赞有加,并强烈建议他下场试一试。

 何田也正有这打算,回家告诉儿子,何明杰惊得连嘴巴都合不拢,半晌才道:“爹,你当真要下场?”

 他在老童生那里读了这么多年,先生一次也没建议他下场试一试,总说他火候还不够。

 “我骗你做甚?”何田一边抚摸着阿宝的脑袋,一边胸有成竹道,“你就等着吧,爹这次必中!”

 “呵呵。”何明杰傻笑两声。他心里并不认为爹读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考中,但这话却不能说出来,免得打击爹的信心。

 他把话都咽回肚子里,高高兴兴地帮忙准备下场的一应所需。

 何田看着他忙碌的样子,内心有些感慨。

 这个便宜小儿子确实孝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在家务农,时常买笔墨纸张给何田用,但他从不询问何田学得如何了,仿佛能不能考中并不重要。

 何明杰这一年来晒黑了很多,身上几乎看不出半点读书人的影子,但他每天都乐呵呵的,身上充满了干劲。

 他尽最大的努力供何田读书,就像以前他爹供他一样。

 “等爹中了,就带你过好日子。”何田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总不能一辈子种地吧?你读了那么多年书,等有条件了我给你开间铺子,怎么样?”

 何明杰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地想了想,回答道:“我并不想做生意,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还是种地好,没人管我,什么时候干活,什么时候回家,都由着我自己。只要我足够努力,庄稼就会长得好,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何明杰喜欢简单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平淡,但他却觉得很满足。

 “我懂了。”何田拍拍他的肩。

 *

 这次下场,还有何谷蕊的丈夫张修文。这是他第三次下场了,前两次都没考中。

 镇上一共就两家私塾,不管有意无意都会关注对方。听说老童生家这次有一个老学生要下场,秀才的学生们都发出了哄堂大笑。

 一个刚刚洗脚上田的泥腿子,只读了一年多,就要和他们一起下场,真的是要笑掉人的大牙了。

 张修文跟着同窗们一起发出嘲笑声,内心非常恼怒。

 要是被人知道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泥腿子,就是他岳父的亲爹,那真是丢死人了。幸好他的同窗们都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并不稀罕去关心童生家穷学生的详细情况。

 张修文私底下找到何永昌,严厉地叮嘱他切记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

 何永昌今年已经九岁了,早就懂事了。自从来了秀才这里读书,字还没认识多少,倒是先把同窗之间的攀比风给学会了。

 他怕丢人的心思和姐夫一模一样的,只恨自己怎么就是何田的孙子,哪里还会告诉别人呢?

 张修文这下满意了,接着他就开始发愁这次下场的银子要从哪里来。

 张修文从小就在秀才这里读书,每年花费不菲,吃喝穿戴虽然比不上有钱人家的少爷,但也绝不肯做同窗里最差的那一个。

 幸好张家父母都是肯吃苦的人,这些年不仅能供儿子读书,还能存下一点点,再找亲戚们借一些,这才顺利地给儿子娶妻成家。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家一直在慢慢地还外面的借债,所以张修文这次下场所需的花费,张家还得去借。

 可是还能找谁借呢?最亲厚的那几家亲戚的银子都没还完,哪里张得了口。?????于是,张家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到了亲家身上。

 张修文忍着心里的难堪,对何谷蕊提出想叫她回娘家借一点银子,助他下场。

 何谷蕊一听,二话不说就连连点头。

 她虽然记不得前世张修文是第几次下场才考中,不过最终人家是考上了的,所以这笔钱当然应该借。此时不雪中送炭,难道只等着将来锦上添花吗?

 何谷蕊又不傻,立刻收拾一番,回娘家去了。

 何兴旺听女儿说完来意,点头道:“女婿已经能下场了,我们永昌还得等好些年呢,我自然希望女婿能够高中,将来也好拉永昌一把。可是,我手里也没多少了啊。”

 分家他就只得了七两半银子,先是嫁女儿,接着又给儿子交了两年的束脩。也不知儿子在城里是怎么读书的,隔三岔五总找他要钱。一会儿说是先生要他们买个什么,一会儿又是同窗生辰,大家都送礼,他总不能一点表示也没有,会被同窗们孤立的。

 何兴旺当年虽说也读了几个月的书,可是学堂里的事情他早就忘光了,因为那时他每天坐在学堂里都是浑浑噩噩的,一心只盼着快点散学。

 不过儿子说得也有道理,何兴旺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拿银子给他。虽然每次拿得不多,但长久下来,他手里的存银已经所剩无几,只能拼命在地里干活,盼着能在新学年来临前,把下一次的束脩给凑齐。

 杨大凤在女儿面前从不藏着掖着,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愁眉苦脸道:“以前供你小叔子也没这么艰难,除了束脩,他很少问家里要银子。早知道这样,当初该送你弟弟去老童生那里读的。我和你爹还商量着,如果凑不够束脩,还要找你借一些呢。”

 何谷蕊没想到家里状况如此不好,板着脸道:“娘,你的目光也太短浅了,光看着老童生家便宜,这些年他手里的学生有几个考中了?哪里比得过秀才!”

 说完,她叹了口气,催促道:“不说这些了。爹,娘,你们能拿出多少?现在要紧的是你们女婿马上就要下场了,至于永昌,离下一次交束脩还有段日子呢,不着急,等到那时我们再想办法。”

 何兴旺给妻子使了个眼色,杨大凤走到里屋,翻出一个布包,里面有二钱多的银子。

 她想了想,把零散的铜板留下,只拿了二钱出去,交到女儿手里:“家里一共就只有这么些,还是我和你爹好不容易才存下来的,实在没有更多的了。你婆家要是有了,立刻就得还给我们,你弟弟还等着交束脩呢,可千万别忘了。”

 何谷蕊呼吸一窒:“怎么就只有这一点?这哪里够呀!”

 她板着指头算给爹娘听:“除了赶路,住宿和伙食,还得多预备一点儿,同窗之间相互交流,指不定就押中考题了呢?这些人情往来,哪能不花钱?”

 “你说得有道理,可是我们确实没有多的了。”何兴旺两手一摊,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

 何谷蕊急了,带着哭腔说道:“爹,娘,要不你们去问小叔借一点?如果银子不够,修文怎么下场?那又得再多等三年了。”

 杨大凤一心盼着女婿高中,然后自家好跟着沾光发财。她扯了扯何兴旺的衣袖,低声道:“要不你去那边问问?现在女婿下场最要紧,可不能因为没钱而错过了。”

 何兴旺这一年多来跟二房不怎么接触,有些小东西家里没有,他宁愿找村里人借,也不愿意朝二房开口。

 如今形势不由人,他低下头想了想才道:“行,我去找二弟。”

 何兴旺走到院子里,把何明杰叫出来,说话时语气里还带着点高高在上的味道:“我女婿要下场了,银子还缺了一点。我想着你手里肯定有,先借我,将来女婿高中,他也会念着你的好。”

 何明杰犹豫了。

 他不想借银子给背信弃义的张修文,可是大哥亲自开口,而且以前他读书大哥也是出了力的。

 正犹豫间,何田从屋里走出来,沉声道:“借什么借,我也要下场,银子都还不够使,哪有多余的借给别人。”

 “什么?”何兴旺眼睛瞪得像牛一样,“爹,你也要下场?我没听错吧?”

 何田要下场的事并没有往外说,张修文和何永昌倒是知道,但他俩的嘴巴也闭得很紧,因此大房夫妻俩还被蒙在鼓里。

 何兴旺丝毫不介意自己被瞒着,他只是心痛老爹要把一大笔银子打水漂。与其这样,还不如拿出来帮助他的女婿呢!

 “爹啊,你才读了多久,修文都读十几年了,人家下场那是理所应当的,你就别去凑那个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