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114章

 “你怎么就不知道惜福呢?”陈宝珠越说越生气,“娘为你操碎了心,你不仅不体谅心疼,还处处和娘做对,难道你没有心吗?”

 何田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陈宝珠翻了个白眼,不屑道:“你还想跟世子哥哥比,你哪里比得上他?爹娘做得很对,这候府就是不能交到你手里,不然很快就要败光了。你也该有点自知之明,现在的日子不比你以前在乡下好多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当年在山洞产子,候夫人的身子受了影响,一直不太好。后来喝了好几年的苦药汁,历经千辛万苦总算生下了陈宝珠。虽然是个女儿,总归是亲生的,因此候夫人把她当成眼珠子来疼。

 陈宝珠从小事事顺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就养成了她娇纵的性子。

 她进门就是一长串的大骂,安乐被吓着了,一动不敢动。何田察觉到女儿有些害怕,赶紧将手里的梳子递给她。

 有了梳子,安乐就能帮狗狗梳毛,她顿时就高兴起来,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开开心心地学着何田的样子,一下下给阿宝梳毛。

 安抚好女儿,何田抬起头时一脸冷色,吩咐道:“把她赶出去!”

 陈宝珠进门说了这么多话,甚至连一声大哥都不愿意叫。当然,何田也不稀罕就是了。

 下人们都不敢动,毕竟陈宝珠是候夫人的眼珠子。

 只有刘满动了,他上前做势要推人,陈宝珠可不愿意让一个下人碰到自己,哪怕只是一片衣角。

 她不得不一边往外退,一边冲何田喊道:“你没有良心!我讨厌你!以后我再也不来你这里了!”

 这样的狠话伤不了何田分毫,他甚至喜闻乐见。陈宝珠见状更加生气了,走的时候气冲冲的。

 从何田的院子出来,陈宝珠直奔正院,去找候夫人告状。

 她添油加醋描述了一番何田的恶行恶状,又拿处处关心疼爱她的世子做对比,成功地让候夫人对何田更加失望了几分。

 何田仿佛生怕气不死她,陈宝珠前脚刚走,后脚他就派人去向候夫人索要他院子里下人的卖身契。

 候夫人闻言连叹三声,然后才摆摆手,疲惫地吩咐嬷嬷:“拿给他吧。真是个孽障,生来就是要气死我的。”

 “娘,您消消气,别理他,只当府里没他这个人。”陈宝珠赶紧上眼药,她巴不得这位亲大哥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

 “还是你乖巧懂事,不枉我从小把你疼到大。”候夫人有了女儿的劝慰,脸色一下子就好看了很多。

 候夫人的心腹王嬷嬷找出卖身契,懒得亲自跑一趟,随手指派了一个小丫头去办这事。

 何田收下那一叠卖身契,从中挑选出李奶娘和刘满的,其他的都放进抽屉里。

 如此过了几日,何田自觉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了,阿宝也活泼得能吃能睡能跑,皮毛也亮色了不少。于是,他决定回乡下去看看。

 原身一别两年多,期间一次也没回去过,还不知乡下的养父母怎么思念他呢。原剧情里,原身年纪轻轻就死了,时常去给他祭拜扫墓的也就只有这对养父母,何田顿时就归心似箭。

 因为何田还在被禁足,所以管家不肯放他出门,赔着笑劝道:“大少爷,您别为难小的,还是先请示一下夫人吧。”

 何田不想去见候夫人,懒得跟她扯皮。

 这次走了,他就没打算再回候府。如果养父母肯接纳,以后他就当他们是亲爹娘,孝顺一辈子。如果不愿意,他就重新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怎么也能过活,何必留在候府做种猪?

 何田连多余的衣裳都没要,就只有身上的这一套。倒是原身这两年积攒下的零花钱,他没有留下来,决定带走。

 原身每月有50两的零花钱,他的吃穿住都由府里出,只是有时出门会花一些。如今还剩下四百多两,何田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就当是候府给他的补偿。

 毕竟原身喝了那么多碗“大补汤”,活该他们赔!

 “你让不让开?别逼我踹你。”何田威胁道。

 他才把腿抬起来,管家突然“哎哟”一声,然后往旁边一倒,嘴里还念叨道:“大少爷您不能私自出府啊,得先请示过夫人。”

 何田微微一笑,这位管家也挺机灵的。

 他招呼抱着安乐的奶娘和刘满跟上,然后大踏步出了候府。

 几个小厮这时候才跑过来想把管家扶起来,管家死活不肯起身,闹了一会儿,估摸着大少爷已经走远了,管家这才勉强愿意起来,又说自己的脚扭着了,特意留着衣裳上的灰,一瘸一拐地去后院给候夫人报信。

 管家哭丧着一张脸,站在候夫人面前:“夫人,都怪小的没拦住,大少爷带着大姑娘出府了。奶娘和小厮也跟着,每人还提了一个包裹。”

 候夫人心中一跳,顿时想到了什么,但她又不愿意相信,于是强压下种种情绪,吩咐道:“王嬷嬷,你赶紧带人去大少爷的院子瞧瞧?????。”

 “是。”王嬷嬷赶紧去了。

 不多时,王嬷嬷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叠卖身契。她垂着头,小心翼翼地禀道:“大少爷只拿走了奶娘和贴身小厮的卖身契,其他的都留下来了。大少爷的东西也还在,只是……大姑娘的衣裳全没了,估计都被带走了。”

 “快,快带人去找!”候夫人顾不得骂人,连声催促管家赶紧派人去把大少爷追回来。

 这时候管家的腿也不瘸了,他带齐人手,一直追到城门口都没见到大少爷的影子。

 候夫人气得直拍桌,厉声怒骂。陈宝珠在一旁火上浇油,翻着白眼说道:“娘别为了不值当的人伤心,若是气坏了身子,我和世子哥哥就要心疼了。既然他不听话,那就随他去。”

 王嬷嬷赶紧捧着茶喂候夫人喝了两口,又帮着抚胸拍背,一个劲儿地劝她消消气。

 这时,收到消息的陈承志赶过来了。

 他一进门就行礼,又问了妹妹好,还说:“妹妹,昨日我刚得了一盒新首饰,一会儿我着人给你送去,你先挑。另外还有几匹今年新出的宫缎,正好给娘和妹妹做身新衣。”

 陈宝珠心头一喜。还是世子哥哥最好,得了新首饰都知道让她这个妹妹先挑,连嫂子都排在后边呢,这让她怎能不喜欢这个哥哥?

 接着,陈承志又看向候夫人,温言劝道:“大哥心里或许还有些不满与愤慨,一时不能体谅母亲的一片苦心。外头的日子哪里比得上府里?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哥自己就回来了,母亲不必太忧心。”

 看着世子一脸真切的关怀,再看看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女儿,候夫人叹了口气,没再吩咐人去乡下找。

 候夫人感到心灰意冷。

 虽然她错过了儿子前面的那些年,可好歹也养了他两年,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最好的?这样都捂不热他的心,宁愿放弃候府的优渥生活,去乡下找他的养父母。

 这无异于在打候夫人的脸,难道她还比不过无知粗鄙的农妇?

 她打定主意要给大少爷一个教训。他既然敢走出这道门,就别指望有人会去求他回来!

 她要让他在乡下过一过苦日子,然后自己灰溜溜地回来!

 很快,候爷也听说了这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派人去把大少爷接回来,不过被候夫人给劝住了。

 候爷对夫人的想法深表赞同,这孩子从小没长在自己身边,被那对无知的乡下人给教坏了性子,是该压一压他,免得以后不服管教。

 于是,何田就这么安稳顺畅地回到了何家村。

 何家村还是老样子,只不过村东头原身住了十几年的低矮土屋,变成了用砖瓦建成的高墙大院。

 听见马车的辘辘声,正在院子里喂鸡的何大娘赶忙走出来,等看清从马车上下来的是她心心念念的阿田,顿时眼圈红了,一边流泪一边喊她的丈夫:“快出来,是我们的儿子回来了!”

 何大娘明显很想上前,可是一想到自己身着粗衣,手里还端着鸡食,她脚底下仿佛生了根,只能用目光死死地盯着何田,就好像要把这两年的空缺给补回来。

 “娘。”何田毫无心理障碍地喊出了这声娘。

 “哎!”何大娘顿时又哭又笑。

 这时,何老头从屋里出来了。他背着手,不论心里头如何激动,面上还是比老伴沉稳一些。

 “别哭了,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何老头将院门大打开,招呼他们赶紧进来。

 何田付了车资,转身把安乐抱下来,向爹娘介绍道:“这是我女儿,名叫安乐。安乐,快喊阿爷阿奶。”

 安乐正是爱说话的时候,小嘴一张就甜甜地喊道:“阿奶!阿爷!”

 何老头跟何大娘顿时高兴坏了。他们的儿子不仅回来了,甚至还愿意让安乐喊他们爷奶!

 阿宝甩着尾巴,在一旁高兴得转圈圈。

 阿宝很喜欢乡下,它对这里非常熟悉,不仅天宽地广,它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不像在府里,之前只能在一个小笼子里憋屈着。后来,主人来找它了,虽然可以活动的地方大了点,但还是不能走出院子。

 阿宝转完圈圈,不停地走走看看,它还在院外路旁的那颗大树下撒了泡尿,标记它的领地。

 何田无意中瞧见了,忍不住微微笑起来。

 何老头也看见了这一幕,他无声地叹了口气,道:“儿子你瘦了,阿宝也瘦了。”

 阿宝确实是瘦了,虽然这几天恢复得不错,但还没回到颠峰状态。何田可不觉得自己瘦了,他摸了摸脸,没有反驳这话。

 因为父母看孩子,总觉得是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