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102章

 二房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有了卖人参的八十两,何田读书所需要的花费压根不用爹娘操心。他多次跟爹娘说,那八十两不用放着,可以拿一部分出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但是,何来旺跟张英娘都不同意。

 他俩是很勤快的人,把自家的十多亩地侍弄妥当,何来旺还经常去镇上打短工。现有的收入足以让家里人年年都有新衣穿,时不时的还能买点肉。

 大房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何来福从来没想过要去镇上打短工。一来是打短工的机会并不多,二来他觉得帮人修房子或者搬抬重物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挣不了几个钱不说,万一摔了或者被砸了呢?他还有三个儿子要养,可不能受半点伤,也承担不起任何意外。

 以前没分家的时候,等于是一大家子供养光宗读书。现在分了家,他就只有那十多亩土地,而且还少了二弟和二弟妹这两个劳动力。

 虽然分家时他分得了三两,又有二弟过继孩子主动给的三两,一共六两银。看起来很多,但光宗花银子很厉害,时不时就要找他拿,借口层出不穷。

 何来福心里着急,总觉得这六两银子撑不了几年,再加上光明跟光壮也渐渐大了,都要娶媳妇的,这笔钱也该提前准备起来了。

 因此,大房的伙食很不好,非常节省。

 柳红桃近来的脾气越来越不好。

 婆婆年纪渐大,帮不了她多少,家务活儿全压到她一个人头上。光明跟光壮半点都不帮忙,每每看到何田主动帮英娘干活,她都会黑脸。

 要么阴阳怪气地来几句,要么就摔摔打打。

 张英娘装作没听见,只当她是耳旁风。至于何田,那就更加不会搭理了。

 这一年,何田十三岁。何光明跟何光壮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在何来福的强硬要求下,他俩早就开始下地帮着干活,晒得皮肤黑黄。

 何光宗已经十七岁,还没下过场,原因是张秀才认为他学问不够,下场也是白折腾。

 原本何来福夫妻俩是不急的,儿子虽然还不能下场,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识字,能写会算,以后做个账房也算是很有出息的人了。

 可是,当听说十三岁的何田即将下场,他俩就不淡定了。

 何来福左思右想,把何光宗叫到跟前骂了一顿。

 “你看看阿田,一回到家就用功,要么背书要么练字。可是你呢?在家从不肯多用功,我一问你,你就说在学堂里已经做完功课了。可是为什么阿田能下场,你却不能?”

 何光宗低着头不吭声。

 他这几年在家的日子不好过,因为有一个对照组何田。

 何田经常在学堂得到夫子的夸奖,回到家除了用功,还经常帮家里干活。反观何光宗,张夫子就当他是个凑数的。回到家,何光宗连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幸好何来福不懂学堂里的那些事情,何光宗糊弄了他好几年,可是现在,四弟都要下场了,他该怎么办?

 何来福一拍桌子,大声道:“我不管你们夫子是怎么说的,这一次你必须下场,不能叫别人给比下去,你比他还大四岁呢!”

 柳红桃想了想,道:“要不去试一试吧,万一中了呢?”如果光宗中了童生,那可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啊!

 带着这样美好的期望,何光宗被迫跟何田一起下场。

 想成为童生,必须经过县试的两场考核。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院试,去博秀才的功名。

 何来旺兄弟俩去联系牛车,张英娘跟柳红桃则忙着给孩子准备行李。何来旺总共带了十两银子,有银票和碎银。穷家富路嘛,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何来福也想多带点,可手里没有啊,最后还是只带了二两银子。

 一行人赶到县城,找了一间客栈准备住下。

 店小二问他们要几间房,何光宗抢先道:“爹,我和你一人一间。我一个人住,清静,还能温书。”

 县城什么都贵,尤其是这种时候来住店,何来福虽然心疼银子,可儿子的要求也很正当,于是便同意了。

 何来旺看向何田:“我们也开两间吧?”

 何田摇摇头:“一间就够了。”

 何光宗立刻瞪了他一眼,何田不理他。

 何来旺想了想,笑道:“那就开一间,这样夜里有什么事你就叫我。”

 店小二领着他们上了二楼,各自进房间后又要了热水洗漱。

 洗漱好,何光宗就呆不住,推说想去熟悉一下考场,要出去逛逛。何来福坐了一路的牛车,颠得腰有些不舒服,于?????是就大方地给了他一两银子,叫他自己去。

 反正儿子也十七岁了,又不是小孩子,不怕他会走丢。

 何光宗来到隔壁屋子,邀何田一起去。何田不想去,说道:“我有点累,想歇一会儿,大哥你自己去吧。”

 考场就在后面那条街,非常近,等晚上吃完饭出去散步的时候看一眼也就行了。

 “你不去算了。”何光宗揣着一两银子,喜滋滋地走了。

 在考场外面瞄了几眼,何光宗就去街上闲逛,看到喜欢的小东西,买。看到想吃的美味,买。等回到客栈时,他已经吃得肚皮溜圆。

 何田的晚饭是在客栈里吃的,这几天这里住的最多的就是各地来赶考的学子,客栈的厨房生怕饭食不干净,让学子肠胃不适,耽误下场,会惹来麻烦,所以格外注意卫生,做出来的饭食很干净,味道也不错。

 翌日就是下场的日子,何来福兄弟俩送两个孩子去考场。

 临进去前,何来福一个劲儿地叮嘱儿子一定要好好考,千万别让他这些年交的束脩打了水漂。

 他叮嘱的越多,何光宗就越紧张,额头上都快冒汗了。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心里难道没数吗?

 何田一脸镇定,丝毫不显慌乱。何来旺想着他这些年的用功努力,也没说多的,只道:“尽力就好,爹在外面等着你。”

 “嗯。”何田接着他手里的篮子,抬脚迈进等待检查的队伍。

 这一场考的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很基础的东西,对何田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和他同在一个考场的何光宗就惨了,不时抓耳挠腮,东张西望,被考官训斥过后他才消停下来。

 终于考完了,出考场时何田脚步轻快,等看到在人群里等待的何来旺,他笑了笑,迎上去:“爹。”

 何来旺看他一脸笑容,大概是考得不错,因此也不多问了,只道:“走,回去吧。”

 一见到何光宗的何来福就像小鸟似的,问个不停:“考得如何?都写完了吗?题目难不难?你估计自己这回能上榜不?”

 何光宗考得很不好,好多题目他都不会,后背出了一身冷汗。面对亲爹的询问,他含糊道:“别问了,我都要累死了。”

 “好好,先回客栈,一会儿好好吃一顿。”何来福只当儿子考得不错,最起码肯定比阿田考得好,毕竟光宗多学了两年呢!

 次日等待考官阅卷,第三天的时候就放榜了。

 头一天夜里,何来福没睡好,总是盼着天亮去看榜。天刚蒙蒙亮,他就过来找何来旺:“走,我们去放榜的地方占个好位子。”

 何来旺心里其实也有点紧张的,闻言赶紧披衣下床。

 何田还在睡觉,听见动静就睁开了眼睛:“爹,不用这么早就过去。”

 “你不用起,再多睡会儿。没事,反正我也睡不着。”

 何田劝不动,只好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等着看榜的人很多,有的是学子的亲人,如同何来旺兄弟俩这般。有的则是一些小厮下人,挤在一起闹哄哄的。

 到了时辰,两名持刀差役出来了,分开人群,将红榜贴到墙上。

 何来福兄弟俩凭借一身力气挤到了前头,他也认得几个字,记得最熟的便是何光宗这三个字,怀着激动的心情,把红榜从左看到右,再从右看到左,咋没有儿子的名字呢?

 正忐忑间,身旁的弟弟已经惊喜出声:“大哥,你看那是阿田的名字!”

 何来福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果然何田两个字写得清清楚楚,排在首位。

 刚才他找光宗的名字时,只看三个字的名字,两个字的名字直接被他略过了。

 何来福心里一沉,半点都没感到高兴。他紧紧抓着来旺的胳膊,颤声道:“快帮我找找看有没有光宗,可能我眼花了,看不清楚。”

 何来旺识的字比他要多一些,闻言也帮着找。可惜找了三遍,还是没有大侄子的名字。

 回客栈的路上,何来福黑着一张脸,像谁欠了他几百两似的。何来旺顾忌到大哥的心情,不敢过于表露自己的喜色。

 “爹,如何?”何田看他回来了,赶紧站起身迎上前。

 “中了,头名!”何来旺双眼发亮,无声地笑着,嘴角快要咧到脑后去。

 “快坐下来歇一歇。”何田把他按坐在椅子上,又倒了一杯热茶。

 何来旺的确有些渴了,一气将茶水喝光,又见桌上正摊着一本书,顿时明白儿子刚才在用功,忙道:“饿了吧?早饭下去吃还是叫小二送到屋里来?”

 “随便。”何田无所谓。

 “我去问问大哥,看他们想吃什么。”何来旺刚说完这句话,隔壁就传来激烈的争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