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红夷大炮到货
乾盛九年正月初六晚上,贾环提前拜别了贾母和贾政等人,又分别与钗黛诸女辞行,第二日一早便出发,匆匆赶往山海关,除了负责护送的铁牛、金宝和沐野三人,曼达琳也女扮男装一同前往。只见这洋婢头上束着男式的发髻,齐眉勒着一根红色抹额,背着当初在金陵打造的第一杆燧发步枪,端的是精神抖擞,雌姿英发。
正月初八下午,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山海关,虽然天气还十分寒冷,但孙承宗已经开始安排护送难民出关重返家园了。
站在山海关关城的城头上东望,但见携家带口的辽人源源不断地涌出关,沿着傍海道一路东行,延绵数十里,一眼看不到尽头。
看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缩前行的辽民百姓,贾环禁不住对着旁边的孙承宗道:“老师,这个时候让百姓出关,会不会太早了些?其实等下个月天气回暖一些再出关也不迟。”
孙承宗摇头道:“不早了,当初熊廷百入关前坚壁清野,把大部份堡垒和房屋都已拆毁,必须得重新修缮,还有关外的屯田也荒废了半年,得提前翻垄整墒,否则必赶不及在三月初春耕播种,春小麦是辽西辽东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一年只长一茬,若错过了农时,这一年都将颗粒无收。”
贾环皱起剑眉道:“既然如此,那后勤补给也应跟上才是,咋还有赤足和以树叶蔽体的百姓?教他们如何御寒赶路?只怕半路上就得冻病冻死不少人了。”
孙承宗看了贾环一眼,苦笑道:“为师倒是想给百姓们每人发一套棉衣和棉靴御寒,奈何处处捉襟见肘,如今得首先保障前线将士的需求。”
贾环闻言沉默了,这些年来,大晋在辽东屡战屡败,不仅丢了整个辽东,辽西也丢了一半,最肥沃的辽河平原尽入女真人之手,士兵死伤数十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别的且不说,光是熊廷百这次放弃宁远城,将辽西几十万百姓迁入关,损失便是百万两级别的,因为当初打造辽西防线便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要重建,少说也得花上百万两,再加上前线军队的各项开支,这一年下来够国库财政喝一壶了,偏生不久前,大晋国内又经历了一场政变,无疑是雪上加霜。
孙承宗伸手按住贾环的肩头,语重深长地道:“子明能够体恤百姓,为师十分欣慰,但事情有轻重缓急,好钢得用刀刃上,当务之急是宁远城,只有宁远守住了,辽西的百姓才能安稳地重建家园,咱们重新打造关宁防线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子明肩头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孙承宗说着又往关外那长长的辽民百姓队伍一指,沉声道:“宁远的的安危,不仅关乎这些辽民百姓的性命,而且关乎山海关、关乎京城、甚至关乎整个大晋江山存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叠翠书院的规训,也是我辈读书人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信念所在。子明啊,如今宁远城就在你手里!”
贾环只觉肩上沉甸甸的,胸中禁不住热血上涌,郑重地道:“经略大人放心,只要我贾环一息尚存,必不容建奴东进一步。”
孙承宗微笑道:“为师相信你有这个能为,去吧,年轻人血气方刚,但万勿耽于女色。”
贾环俊脸难得微红,拱手道:“学生谨遵老师教悔。”然后便带着曼达琳等人走下城头。
洋婢小嘴撇了撇,也不知在小声蛐蛐什么。
且说贾环等人下了城头,立即上马出关,往宁远城方向驰去,中途休息时,正好遇到一家子辽民也在附近歇脚,冻得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贾环让沐野从包袱里取了两件厚衣和一双新靴子送给这一家子御寒。这一家人惊喜得像遇上了活菩萨一般,跪倒便不停地拜。
贾环忙扶起道:“起来吧,你们是哪里人?”
“草民家住宁远石壕寨。”为首的中年汉子恭敬地答道,又好奇地看了一眼金发碧眼的曼达琳,问道:“听公子的口音不像是关外人,不知如何称呼,如今关外并不太平,若无紧要事,最好还是赶紧回头吧。”
贾环穿着便服,生得细嫩肉的,而漫达琳虽然女扮男装,但还是一眼便认得出是个女的,所以这汉子误以为贾环是哪家的富公子,带着美婢出关游玩寻刺激呢。
贾环微笑道:“谢大叔提醒,叫我环三爷就好,巧得很,我这次也是到宁远去。对了,天气这么冷,大叔一家为何不等暖和些再出关?”
中年汉子摇头道:“等不得!等不得!”
“为何?可是官兵强迫你们?”
中年汉子笑道:“那倒没有,只是惦记家里的二十亩地,经略大人说了,只要回到原籍,每丁再分二十亩地,而且免税三年,嘿嘿,若回去迟了,肥田都让人家占了,剩下那些瘦田不划算,所以我们一家子便打算早点回去,早点拿到地翻垄整理,正好赶上春耕。对了,听说官府还提供耕牛、农具和麦种,多好哇!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建奴会打过来。”
贾环闻言哈哈笑道:“建奴来了自有军队应付,大叔尽管放心耕种,年头的雪下得那么大,今年保准大丰收,预祝大叔一家大仓满小仓流。”
“哎哟,那便承环三爷吉言了。”中年汉子笑道。
贾环登鞍上马,挥手急驰而去。
汉子一家目送着贾环等人消失在官道上,那妇人喜滋滋地抚摸着两件崭新的厚衣,道:“当家的,这次真遇到菩萨了,这两件衣服和靴子,少说也值几两银子呢!”
汉子撇嘴道:“没见识,这种料子和手工,十几两还不知能不能买到呢。”
妇人不由一惊道:“这么值钱啊,不得了,那赶紧包起来,到时卖掉换钱也够咱们一家子吃一年了。”
“放屁,快给妞儿穿上,人冻死了还要银子有屁用……咦,环三爷?听说咱们宁远的兵备老爷好像叫贾环,难道竟是刚才那位公子?”
“不会那么巧吧?”妇人嘀咕道。
汉子却是兴奋地道:“八九不离十了,你想啊,现在这个时候,有哪个富家公子会出关游玩?除非是傻子吧!而且我听说这个贾环还是个连中六元的神童,肯定十分年轻。”
“阿弥托佛,真真出门遇贵人了!”妇人连忙双手合十跪地便拜。
再说贾环一行人一路奔驰,傍晚时份抵达宁远,总兵祖天寿,参将吴三桂,石头刑威等出城候迎。一众将士见到女扮男装的大洋妞曼达琳,都禁不住惊为天人,暗暗羡慕兵备大人好艳福。
曼达琳平时在家里虽然散慢,但到底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一进军营便仿佛血脉觉醒了一般,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典型的工作狂,第二日便让贾环带她到城中的兵工作坊,开始指导军火工匠手搓燧发枪了。
接下来的日子,贾环也一刻不得闲,一方面抓紧时间加固城防,修建觉华岛上的粮仓,一方面安置从关内返回宁远的百姓,着手准备春耕事宜,而练兵方面的工作则由宁远总兵祖天寿来主抓,参将吴三桂,以及游击将军刑威从旁协助。
没错,石头刑威如今已经是游击将军了,贾环要当老大,自然得将自己的嫡系扶持起来。另外,贾环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将满桂提拔为百户。满桂这小子有蒙古人血统,骑射功夫了得,胆子又大,敢打敢冲,所以贾环让他领一支骑兵百人队,直接受邢威管辖。
一眨眼便至乾盛九年的二月底了,天气日渐暖和,辽地开始解冻了,分到田地的百姓争相出门翻地整墒,积极性空前高涨,毕竟免税三年啊,三年之内,地里的所有收益都是自己的,种得越多,收益越多,大家自然都玩命地干了。
这一日,贾环正在作坊里看曼达琳指挥工匠手搓膛线,正感慨效率太低时,一名亲兵进来道:“启禀兵备大人,金陵水师参将张圭章、扬州卫千户铁虎、独龙岛巡检司巡检秦红玉求见。”
贾环闻言大喜,终于把这几位盼来了,连忙带着铁牛赶回宁远兵备府。
当贾环迈入兵备府大厅时,石头刑威正陪着铁虎等人闲聊。
“末将参见兵备大人!”众人一见贾环,连忙都站起来见礼。
一年多不见,此时的铁虎神情激动,秦红玉面带微笑,张圭章则恭敬而谨慎。
“免礼!”贾环微笑道,一面给了铁虎一个结实的拥抱,转而又对秦红玉笑道:“秦当家别来无恙?”
“承贾大人的鸿福,一切安好。”秦红玉微笑道,略显得有些拘促。
这也难怪,一年多不见,当初的小书生竟摇身变成了朝廷的四品大员,手握重兵镇守一方,接下来他们都得在贾环麾下听命。
贾环的目光最后落在金陵水师参将张圭章的身上,笑问道:“张参将,本官的红夷大炮可都运来了?”
张圭章恭敬地道:“回大人,都运来了,一门不少,都在船上。”
贾环闻言心中大定,有了这二十门红夷大炮,宁远城可无忧矣。